河南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启动 市长县长现场答题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赵强 文/图
“担任领导干部之后,被现场‘考’过两次,一次是当县长前,一次是这回,但这一次比上次还紧张。”在接受了“依法行政能力测试”后,一位省辖市政府副市长说。10月27日,河南省启动全省2015年度依法行政考核工作,9个考核组赴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考核当地依法行政和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情况。除了明察暗访、抽查案卷外,最让厅长、市长、县长们心里“忐忑”的,就是今年考核新增的“科目”——依法行政能力测试。“考官”们提出的问题“接地气”又不乏“犀利”。近日,河南商报记者参加第四考核组,见证了在济源市、焦作市、兰考县考核的全过程。
【亮点】
首次邀请民主人士和媒体记者加入考核组
11月4日,刚下高速进入济源市区,全省依法行政第四考核组一行8人就直奔会场。
在地方眼里,全省依法行政考核组此行“来势汹汹”:为什么带记者来?为什么还要对政府领导进行现场“考试”?
考核前的培训会上,省政府法制办主任陈红瑜专门解释:省政府今年对依法行政考核进行了全面改革,由“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核”到“依法行政考核”的改革,并非简单的字面上的变化,而是从指导思想到考核理念、从考核内容到方式方法的拓展和变革。
陈红瑜说,今年的考核参与主体更加多元,第一次邀请了部分民主人士和新闻媒体记者作为考核组成员参与此次考核,目的就是“确保本次考核和执法检查的公开公平公正,增强考核效果”。而且,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在实地考核过程中,还特别增加了对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测试这一创新方式。
【变化】
考核结果抄送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
此次考核不仅实现了“全覆盖”——77个考核对象包括18个省辖市政府、10个省直管县市政府和49个省直行政执法部门,而且“高规格”——每个考核组都由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安排的1名厅级干部、1名处级干部以及1名省辖市法制办主任等成员组成。
以前依法行政考核的内容偏重于政府法制工作,面比较窄,不能反映依法行政的全貌。这次升级后的考核,包括了履行政府职能、制度建设、重大行政决策、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等10个大项的内容,涵盖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方方面面。
对于考核结果,陈红瑜说,在报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将采取适当形式公布或者通报,同时抄送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对连续3年考核优秀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提出表彰奖励建议。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将对其主要负责人约谈。
现场1
“信访不信法”怎么破?
听完济源市政府的汇报,会议室立即变成了“考场”。在这个“考场”里,济源市代市长张宇松和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贾宏宇以及有关部门的“一把手”等十多人坐了一屋。
考核组出题
“关于信访问题的处理,刚才汇报中没有提到。请问济源市是怎么破解群众‘信访不信法’这一难题的?”
——第四考核组的特邀成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邸瑛琪
领导干部答题
贾宏宇听题后未做犹豫,回答说,“这个问题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经常碰到,为什么呢?一是群众受传统文化和观念影响,就像河南戏曲剧目里演的,一有事就去告状,放在现在就是信访;二是现在信访的面比较广,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群众对信访有误区,认为有了领导的批示就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没有信访,没有领导批示,处理会打折扣;四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依法办事的能力;五是群众认为诉讼花费时间长。”
贾宏宇说,要破解群众“信访不信法”这个难题,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树立法治思维,按照政策规定履行职责,只有做到严格执法,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行政违法的发生。另外,要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矛盾中定纷止争的作用。
“我补充一下。”代市长张宇松说,“信访不信法这个问题,从长远看影响问题的解决,不可持续。法律规定的事情,不能因为领导批示就能解决,任何领导不能突破法律以人代法。”
张宇松说,必须要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基层每个村要设立民调员,民调员调解不了的,由民调员代替群众向基层政府反映,由群众走访变为基层干部代访。同时引导群众通过正当的渠道反映诉求,司法救助也要跟上。
现场2
履新不到4个月的常务副县长“做考卷”
7月中旬,王彦涛从开封新区调至兰考县,从一名从事群团、组织工作多年的党口干部,变为兰考县的常务副县长。履新不到4个月,他就坐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组的对面,等待“考官”出题。
考核组出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请你谈一下兰考县是如何推进政务公开的?”
——邸瑛琪
领导干部答题
“我认为政府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对政务公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政务公开是政府在阳光下运行的一个载体,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王彦涛说,政务公开看似简单,但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中,还要有监督检查。
王彦涛说,政务公开做了这么多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有些部门还存在公开不到位的情况,或者公开的太专业,老百姓不理解。
“比如兰考前一段搞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公开了很多很专业的东西,群众看不懂。后来通过我们征求各界意见,印发了三万本政府解读内容,老百姓了解了。”他举例说。
他带领考核组看了一处细节:前不久,兰考县政府拆除了政府大院的围墙和大门,当时有人提议把大门改成伸缩门,后来被否了。“兰考县政府的大门,要是兰考县的百姓都进不来,还像话吗。政府把空间让给群众,群众不管是来上访的,还是办事的,随时可以进来。”
王彦涛称,政务公开不仅仅是通过网站、展板等载体公开,也不仅仅是公开财政收支、“三公”经费等内容,还要有各领域全过程的公开。
现场3
“法制办不签字,怎么说也不行”
规范程序,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重大转变之一,也是考核中地方政府官员口中的“高频词”。
焦作市市长谢玉安说,以前,市长批一件事可能开一个会形成会议纪要就行了。最近一家企业要上一项涉及重大民生项目的工程,负责人找到他说“有个会议纪要我就能干了”,他说“现在可不行”。“要由人治变为法治,土政策变为法定程序,领导干部一定要转变观念,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他毫不讳言,“如果没有程序,搞变通,政策就执行不下去。”政府作出重大行政决策,签署战略协议,以前是备案,现在必须要经过四个程序: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召开听证会、专项评估,而且政府法制办要进行合法性审查。
“法制办不签字,怎么说也不行。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常务会议研究。”谢玉安说,这么做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原来谁写个申请材料,拿给领导签一圈字就能办了的“老办法”。
王彦涛则将法制审查比喻为“参谋”、“法律顾问”,“县委、县政府在对招商引资、国企破产、重大信访案件作出决策前,首先听取法制办的意见,由法制办组织部门进行论证后再规范推进。这样能减少因决策失误或后续理解偏差而造成的损失。”
(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