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简析

31.12.2015  09:53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出发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长,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局面。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快于GDP增长,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据测算,201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含邓州市,下同)实现增加值153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高于同期GDP增速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7.5%,比上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持续担当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二、非公经营领域不断拓宽,第三产业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增长亮点

      非公有经济基本遍布国民经济各大门类,其中工业、商贸、房地产行业为其投资的主要领域。分产业来看,2014年第一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26.3%,基本与上年持平,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同期第一产业全行业增速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73.7%,高于上年同期1.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其中工业非公有制比重为78.2%,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1%。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51.9%,比上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全行业增速0.4个百分点。在整个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比重较高的行业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分别是:86%、90%和95.5%;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的行业是租赁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体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增速达23.3%。

      三、三次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协调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4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3.2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16.81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99.24亿元,增长10.4%。非公有制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8.1:60.4:31.5调整为8.0:59.6:32.4,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

      四、各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增长

      从非公有制经济增速与GDP增速比较来看,大部分县市区呈现同步增长的态势。除官庄工区和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外,其他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速。
      从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除镇平县、淅川县、新野县外,其他县区的比重均不同程度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西峡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新野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超过了60%,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