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热心市民立冬送暖 为农民工送“爱心棉衣”

11.11.2014  07:59

爱心衣服及鞋垫送到工地门口,市民记者安志涛(左一)端起相机,市民记者殷悦(左四)则拿出采访本,认真记录着每个细节。

□市民记者殷悦安志涛

11月7日,立冬。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9个节气,冬天悄然来临。

68岁的刘春娥,与老伴居住在郑州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被老两口收拾得井井有条,显得格外温馨。25年来,她始终坚持做公益,每当冬季来临,她就会为建筑工地的工人免费送上一些防寒衣物。

1989年,刘春娥去郑州一工地看望一位亲戚。正是那次,她发现工人们穿的衣服都很旧。刘春娥很心疼,回家整理了一些旧衣物、棉被送给了他们。

这一坚持,就是25年。每年11月天气转冷时,她就会到处收集爱心市民捐赠的衣物,等攒够一车,就给农民工送去。今年,刘春娥再次求助大河报,希望能帮她筹集爱心衣物,帮助在寒风中露天工作的农民工。

昨天上午8点30分,在我们的陪同下,刘春娥老人骑着一辆装满爱心衣物和她亲手做的几百双鞋垫的电动三轮车,前往郑州东站附近的一处工地,为正在作业的农民工兄弟送温暖。

到达工地后,刘春娥认真地帮着每一位工人挑选合脚的鞋垫。在我们的帮助下,一件件防寒衣物,发放到了农民工手中。

行业信息记者感言

市民记者殷悦(28岁IT行业):

感谢大河报和我的爱人在记者节前一天给了我这次体验的机会,让我真实地走进记者的世界。这次亲身经历的采访,赋予了我一双记者的眼睛,一颗新闻工作者的心,让我可以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去思考。通过这次体验,我理解了记者的工作性质和严明纪律,理解了不分寒暑奔赴现场采访的艰辛!

市民记者安志涛(32岁自由摄影师):立冬,半日拍摄随行,天气很冷,人心很暖。一件温暖的事做了25年,再平凡的事情也变得伟大。天南地北,劳动者自有劳动者关爱,至少在这个冬天里与爱同行的心中很暖。

大河报记者贺笑天:

记者节前一天,天刚亮,我就从家出发,奔赴新闻现场。我的老公殷悦自告奋勇体验市民记者角色,与我同行。

采访途中,我问他为啥要体验记者的工作,他认真地说:“因为我媳妇儿是记者,我需要比别人更了解这个职业,只有体验,才能真正读懂,懂了才能更加理解。

听完他的回答,突然有一股热腾腾的力量从心中升腾。其实,很多同事,与我一样,他们的家属给予的也是默默支持。

而这次跟他共同完成采访任务后,我才发现,市民对新闻事件的观察视角还是蛮独特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应该多交流,打破惯性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再小的事件也能做出一篇好新闻。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