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即日起,洛阳市特困人员救助有了更好的福利,《洛阳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即日起施行,将民政、教育、卫生、公安等诸多涉及社会救助的部门进行整合,统一协调,使社会救助实现应助尽助。那么,哪些人可申请社会救助?如何申请?
需要满足的条件
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一)无劳动能力;(二)无生活来源;(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洛阳市政府将为这些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疾病治疗,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并为其办理丧葬事宜。
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人员,不再适用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另外,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认定条件的,应当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人员,不再适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怎样申请
申请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河南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申请表》,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居)民委员会或他人代为提出申请。
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主要包括:申请人和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一寸免
冠照片;劳动能力、生活来源、财产状况以及赡养、抚养、扶养情况的书面声明;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完整的承诺书;残疾人还应当提供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享受国家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的,应提供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国家计划生育相关证书。
特困人员可自主选择救助方式
据洛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分别设专章予以规范。该负责人还说:“之前,群众申请社会救助,可能需要跑好几个部门,有时甚至不知该找哪个部门,今后这种现象将大为改观。”据该负责人介绍,《办法》理顺了机制和渠道,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该《办法》不仅解决了求助有门的问题,也充分尊重供养者的意愿,《办法》要求,特困人员可自行选择供养形式,既可选择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选择在家分散供养。
《办法》里有多处亮点::
【最低生活保障】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医疗救助】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用由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
【受灾人员救助】对基本生活受到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生活救助。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衣被、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及时核实本行政区域内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并给予资金、物资等救助。
【教育救助】国家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对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以及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的办法。
【住房救助】国家对符合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给予住房救助。住房救助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实施。
【就业救助】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该类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应确保至少有一人就业。
□记者章杰 董楠 通讯员 李英房 董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