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崛起“农业工厂”
位置优越,地处东南,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一,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全省90%都是山地丘陵,耕地稀缺,人均耕地仅0.55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最低警戒线;是全国最“绿”的省份,森林覆盖率65.95%,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一个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均全优的省份。
地理地貌塑造着福建的历史人文,也雕刻着福建的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同样突出的福建,该如何立足省情农情,寻求农业上的突围?多年来,福建人始终在思考和探索。
1999年10月,新世纪到来之际,时任福建省代省长、之前长期分管农村工作、足迹踏遍八闽山山水水的习近平总书记接受媒体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福建要有突破性发展,一定要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要大力发展高优化农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商品率、高创汇率、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主动吸收国外和台湾的农业先进技术、信息、资金发展自己,不断推出优质的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境外市场。”
15年间,循着这样的战略构想,福建历任省委、省政府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如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被颠覆,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现代农业正大踏步走来。八闽山水间,生长出座座“农业工厂”。
利用“一区两园”集聚产业示范带动,政策组合拳促现代农业建设提速
背山面海的福建,耕地金贵,稍大点的平地就被称作“洋面田”,就像西部地区喜欢把大点的水面叫做“海”一样。福建是著名侨乡,拥有闽籍海外华人华侨1800多万人,分布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古就有“漂洋过海讨生活”的移民传统,这除了受沿海等因素影响外,少有农耕用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因。
如何摆脱劣势对农业的制约?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多次强调,福建农业正从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变,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先进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福建省省长苏树林也在多个不同场合谈到:“福建土地少,地块小,靠传统那种地里长、地头卖、自给自足的老思路想做成现代农业,那可不行,现代农业得靠科技。福建要发挥优势,做精致农业、高效农业。”
近年来,福建现代农业建设明显提速,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撬动力清晰可见。谈到省里的思路,福建省委副书记于伟国说:“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要把抓手重点放到平台上。”2012年12月,福建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农民创业园,由此形成“一区两园”的现代农业建设基本架构。即除了继续整县推进5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还要集中扶持73个福建农民创业园或示范基地,建成一批设施化种养、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控制、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项目,积聚产业,示范带动周边地区农业整体水平提升。
在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的一条山沟里,“站立”着一排排现代化厂房,这是尤溪农民创业园一角,也是正在建设中的全省最大食用菌聚集区。在天益菌业公司工厂化生产车间,状如白色花瓣茸的绣球菌正悄然生长,公司经理林智告诉记者:“绣球菌被称为‘百菇之王’,营养价值很高,鲜品每公斤高达160元,公司每天产出一吨,供不应求。”马诗龙公司和安农公司则是统一加工菌包,建设水帘式养菌和出菇大棚,由农户承包经营,公司负责回收、加工和销售。不远处的祥云生物科技公司正紧锣密鼓进行后期扫尾,新上马的全自动银耳工厂化瓶栽生产线已基本建成,8月底就可投入生产。曾是全国11个食用菌产值超亿元县之一、后因传统技术老化走下坡路的尤溪,借势发力,依托农民创业园的税收、用电、金融等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吸纳民间资本,引进食用菌工厂化项目,实现香菇周年栽培,终于走出困境。
“省里推进现代农业的举措密集出台,政策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都很高。”农业厅厅长张立先说,2012年底,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2013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把现代农业发展列入全省深化“五大战役”重点行动计划之一,并以省政府2号文件印发了“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政策引导,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的生产要素,为现代农业培育了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瞄准“高产”、“高效”,科技引擎助工厂化农业和设施农业全面开花
将农作物生产从田间搬进厂房;过去金针菇一年只能栽培一两茬,现在空调房里可以四季不间断生产;智能温室大棚种植的西红柿,亩产25~30吨,是正常种植产量的10倍;蔬菜单位面积产值是传统种植模式的10倍以上……如今,一大批颠覆传统的设施农业及其升级版工厂化农业正在福建全面开花。
来到宁德福安市松罗尤沃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千亩晚熟葡萄园时,正赶上台风“麦德姆”带来的瓢泼大雨,座座避雨设施大棚如同白色巨龙,静卧雨中,护卫着棚内缀满藤架的串串幼果。技术人员介绍说,园区采用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高效电动喷雾器和专用套袋等多项新技术后,品质大大提升,果农增收显著,创下福安巨峰葡萄每公斤单价20元和亩产值超2万元的纪录;在该市溪柄镇引进的鸟巢型智能球体生态温室,蔬菜立体种植垂直生长,只需1/6的土地面积、1/10的用水量,即可生产出相同数量的农产品。
在厦门如意情集团的白金针菇自动化生产加工厂里,机器轰鸣,远远就闻到一股发酵味。如意情董事长、总裁陈珠凉告诉记者:“公司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食用菌液体菌种栽培应用技术,从培养基的配制、杀菌消毒到金针菇的接种、培育、采割、分装等整个过程都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控制,彻底打破了传统农家栽培模式。”这里每天有24万瓶金针菇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到3亿元。立体式的栽培,在100亩土地上实现了传统栽培3000亩土地的产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过去要300人完成的劳动量,现在只需3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就可承担,效率高出了不止100倍。
2010年落户莆田市仙游县的中国利农集团主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走在遍布钢架大棚的基地,多数田里空荡荡的,原来正在倒茬。作为现代设施农业的样板,利农把美国的效益农业和日本的精细农业结合在一起,像造汽车一样“流水线”种植最适合市场需要的蔬菜;漳浦农民创业园内的扬基生物科技,采用龙眼树附生和仿野生吊养技术种植铁皮石斛,每亩利润达7万多元,年产值可达6700多万元……
从户外到室内、以时间换空间、由水平变立体……记者发现,不管是生产菌菇还是种植果蔬、花卉,就跟工业生产一样,过程变得可控了,最大限度地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能够全天候、反季节、企业化规模生产了,这一切都在颠覆着传统农业的概念。
据介绍,福建省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正在由点及面拓展,各类园艺设施面积已超145万亩,其中设施果蔬大棚面积超过40万亩,食用菌菇房约1.8万亩,多项农业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不少产业走在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
攥紧最“绿”这张生态名片,全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
一山连着一山,满眼都是绿色,云雾缭绕,缥缥缈缈,空气中充满着美的气息。雨中驱车行驶在福建境内,仿佛畅游在一幅连绵不绝的山水画廊之中。
手里攥着全国最“绿”这张生态名片,福建的生态农业舞得是风生水起,一枚枚佳果香飘两岸,一缕缕茶馨陶醉万里,一株株绿蔬舞遍神州,一尾尾鱼虾畅游世界……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风水宝地,福建正在演绎出一曲曲“生态美”和“百姓富”和谐发展的佳话。
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好生态才能产出优质的农产品。然而,生态是一环连着一环,不仅包括外部大环境,还包括内部小循环,福建可说是将生态理念贯穿到了农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细微环节。
“嘘,别问,先自己看。”跟随安溪县八马茶叶公司副经理林荣溪刚一进入茶园,记者就被禁住提问。与印象中大片整体划一、呈阶梯状分布的茶园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立体的生物群落,茶树不再是唯一的,其间有高大的乔木,梯埂上长满杂草,梯壁上种着黄花菜,听得到鸟鸣,一副自自然然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隔离,可以有效降低虫害。”从事茶业二十余年、已把茶业视作生命的林荣溪说,“以前种茶的老办法是,不留一棵树,不留一棵草,不让草木与茶园争肥争水,结果是一下雨水土满坡流,没树没草也没了鸟,不打药满山闹虫,一打药农残难抑。”
2006年,安溪决定不再新批茶园,现有茶园逐年向生态茶园目标改进。2008年,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等一批知名茶企依照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兴建改造了数万亩生态茶园,用羊粪豆渣入肥,坡改梯,梯壁种植黄花菜,遍植阔叶名贵树种,茶山“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创造稳定平衡的茶园生态系统,农药一律采用欧盟或日本指定专用的低毒生物农药。
为确保这种“生态价值”的优势地位,安溪不断创新,在全国首个建立可追溯茶叶质量安全体系、首个推行农资归口专营管理、建立全国首个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驰名商标达到6个。据统计,近几年来,安溪茶园总面积保持在60万亩左右,其中生态茶园和出口基地茶园总面积达30万亩以上,茶产值百亿元以上,稳居全国县域第一。
前段时间因“福喜事件”躺着中枪、凭其过硬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最终订单不降反增的福建圣农集团则走出了另一种生态模式。作为国内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肉鸡联合企业,圣农既充分利用生态,又打造出完善的自然生态产业链以保护生态。
坐落于南平市光泽县的圣农,在全县青山绿水间精心选择了76个养鸡基地,与外界严格隔离,以确保养出品种最好的肉鸡。然而,巨大的养殖量致使每天要产生1000多吨的鸡粪,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污染物,光泽县将沦为臭气熏天的垃圾场。为此,圣农把鸡粪变成了两项赚钱的“法宝”,一是生产有机肥,一是发电,建成了亚洲第一家利用鸡粪燃烧发电的生物质环保型电厂。发电厂不仅可以满足集团需求,还可向光泽县城3万多户居民供电。集团总经办主任李可佳自豪地说,“将一只鸡从鸡头到鸡爪、从鸡血到鸡毛、从鸡壳到鸡粪等废弃物和下脚料全部回收利用,圣农做到了!”
带着遵循生态规律发展农业的理念,福建各地创立了富有明显特色和良好效益的典型模式,如南平山区生态果茶园工程建设与流域开发模式,漳平创业园区的规模集成开发与持续利用模式,福清星源公司的立体生态农业种植与农牧结合模式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正是重视生态和农业,福建拥有了良好生态和富有竞争力的农业。近日福建省取消对34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和农业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发挥“侨、台、港、澳、特、海”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和闽台农业合作
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的宁德远藤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种植、生产、加工世界稀有的优质红芽嫩姜,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董事长吴邦经介绍,“基地悉心培育每一棵姜苗,选取优良种苗,采用独特的种植技术,记录姜苗每一天的生长数据,直至成熟收获,都是以A级绿色食品标准运作。”远藤食品一直秉持“以高品质满足世界客户,提供有品质保证的商品”方针,拥有专业的产品化验室,配备日本进口的理化分析仪器及微生物,农药残留等检测设备,在食品安全上严把质量关,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2008国际品质管理体系,ISO22000∶2005/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QS生产许可、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等多项标准的认证,并严格秉持质量认证体系的生产许可标准,规范运作。
在福建,像远藤这样瞄准出口的企业不在少数。据了解,福建农业利用外资稳步增长,2013年农牧业利用外资项目65个,合同利用外资4.6亿美元,实际到资4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全年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40.5亿美元,比增13.8%。其中,出口82.3亿美元,比增8.8%。2013年花卉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9位的福建,出口额却位居第3位,其中盆栽花卉出口额占全国盆栽花卉出口额的59.71%,蝉联全国第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此外,水产品出口创汇全国第一。
福建地处东海之滨,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较近的省份之一;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份。外向型和闽台合作是福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2006年4月,福建创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大陆首家设立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2011年起,建设台湾农产品集散基地,率先零关税进口台湾农产品,率先开展借鉴台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在对台农业交流合作的领域、规模、政策、措施和成效都处在全国的先行地位。“三通”基本实现以后,农产品运输成本最低、时间最短、运输中的损耗也最少。与其他大陆省份相比,福建省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中具有最大的区位优势。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闽台农业交流合作从引进小规模生产开始,逐步向资金、品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一揽子引进转变,从种养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发展,已经形成由点到面、由单项零星向产业整体配套、由沿海向内陆山区梯度推进的全面发展态势,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福建省成为两岸农业交流最活跃、最频繁的前沿平台。
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截至目前福建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490个,合同利用台资34.1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均居大陆首位。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规划面积266万亩,有518家台资农业企业、1300多位台商入园创业,引进台资9.2亿美元,2013年涉台农业产值达70亿元人民币,涉及花卉、果蔬、茶叶、苗木、渔业和农产品加工及休闲农业等产业。已建成了大陆最大的台湾蝴蝶兰、台湾高山茶和台湾甜柿生产基地,建成福建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被誉为“大陆的阿里山”。
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称的漳州,与台湾一衣带水,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对台农业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对台农业合作交流也始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也在产业、园区规划、经营模式等方面借鉴台湾经验,分三期建设大陆首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兰花产业园——漳浦兰花大世界,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大陆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齐全的农业高科技专业园区。几年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吸引270多家台湾农业企业入驻,尤其是兰花产业园建成后,已有20多家台湾兰花科技园区内企业与漳州签署投资协议,其中已入驻投产的有5家。台商在闽创办的漳州杰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景堂花卉有限公司等,已成为福建花卉业的重要力量。台资企业落户福建,不仅为福建带来花卉新品种、新技术,也带来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为推进福建花卉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创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谁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导权。相信福建农业会更多的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产业优势,现代农业会加速朝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