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故事:精彩背后的默默付出——记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图)

24.05.2017  18:33

      5月13日至14日,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该赛事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主办的医学类最高级别的学科竞赛,已连续举办七届。总决赛中,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西北六个分赛区105支参赛队伍中选拔出的42支队伍来到郑州大学同台竞技,来自全国60余所医学院校的1700余人全程观摩。赛事规格高、规模大,为承办工作带来挑战。
      郑州大学作为本届总决赛的承办单位,也是首个承办该项赛事的地方高校,对办好本次比赛高度重视,无论是赛前准备、赛中服务还是赛后保障,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比赛的各项工作,受到大会主办单位和各参赛院校、队员、观摩单位及学生等广泛好评。闭幕式上,大赛总裁判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点评,“竞赛组织工作缜密有序,568名志愿者与400多名工作人员一起坚守在比赛的各个岗位,有力保障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精心准备:全力以赴确保比赛“零失误
      在接到承办第八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的任务后,学校迅速启动工作,于2017年1月17日成立了以副校长张倩红、阚全程、谷振清为总指挥的大赛组织机构,制定印发了比赛工作方案。大赛筹备期间,竞赛总指挥先后带领有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同志到各分赛区承办高校和举办过决赛的高校观摩学习。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多次召开筹备工作推进会,明确细节分工、加强督导检查,组建了裁判组、技术组、场地布置组、物资供应组、志愿者组、引导员组、巡视组、宣传录像组、接待组、医疗保障组、现场控制组等多个竞赛工作组,确保大赛的筹备工作顺利进行。比赛期间,校党委书记牛书成、校长刘炯天院士、校党委副书记邢莹先后来到现场,认真察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作为全国性的竞赛,试题的质量是核心问题。“我们邀请了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严格根据试题范围要求,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导向,结合实际临床病例科学命题。每一道题目都经过多次模拟演练,经过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中心的再三审核,保证题目不超纲、不出错。”临床医学系常务副主任,同时也是这次大赛副总指挥俞海洋老师介绍。
      以大赛副总裁判长、一附院副院长王家祥为组长,呼吸内科张辉教授为副组长的技术组,带领数十名专家教授,高质量地进行大赛命题。本次竞赛共有55道技能题目,涵盖范围广泛,各学科分布合理,为高质量、高水平的总决赛打好了基础。山西长治医学院的领队老师张文平老师在比赛后表示:“竞赛的题目综合性很强、涵盖面广,题目的设置不单单是为了操作,更要体现临床思维,试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今天比赛的题量很大,涵盖内容也非常多,不愧是高规格的赛事。”河南大学参赛选手马凯明结束比赛后说。
      要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裁判工作是关键环节。本届大赛共有159名裁判以及70名助理裁判,除了教育部临床技能指导中心派出的19名裁判,其余140名裁判和70名助理裁判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虽然一附院的临床工作很繁忙,但是医院张卫星、赵文增、刘林嶓等多位科室主任克服困难,加入了裁判队伍,保证裁判组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70名助理裁判由一附院32名护士长和其他优秀护士组成。距离比赛还有一周的时间,助理裁判就已经开始全封闭培训,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持续12个小时的训练,为期5天。“助理裁判对比赛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进行培训。什么时候出题卡、什么时候出提示卡、物品和设备的摆放等等细节都需要助理裁判完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本次大赛裁判组组长赵松介绍道。
      除此外,助理裁判还需要与场内的志愿者进行合练,以保证比赛过程衔接有序。由于助理裁判和部分志愿者提前接触到比赛的试题,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助理裁判以及提前了解到部分试题的20名场内志愿者都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练习。他们所居住的酒店确保24小时断网,在封闭式培训期间不允许使用手机等其他任何通讯设备。
      其中一位志愿者房得梁同学介绍说:“由于比赛项目需要,我们需要提前进行一些练习。就比如我们需要训练如何在十分钟之内将上一场选手所用的旧石膏拆掉,换上新的石膏。这样在真正比赛的时候我们才能自如应对,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因为赛前准备做得充分,本次大赛零失误、零事故、零投诉,各项赛事顺利完成。
      服务第一:为比赛顺利完成保驾护航
      “这边的饭都够了吗?谁还没有吃饭,跟我走。”5月13日中午将近一点钟,场内的志愿者们才刚刚结束了一整个上午紧张繁忙的工作,抓紧时间吃完盒饭午餐。饭后在场内稍作休息,他们就要立刻为下午两点钟开始的比赛做赛前准备。
      临床医学系党总支副书记雷芸芸是此次比赛的志愿者总负责人,据雷书记介绍,此次比赛的志愿者总人数共1000余人,其中包括郑州大学师生约570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及礼仪队约530人。
志愿服务共分为场内和场外两个小组。场内又分为器材搬运、垃圾清理等多个部分;场外包括引导、观摩教室设岗、校内沿途设岗等多项工作。志愿者分配采取二对一的方法,与参加比赛的42个学校对接,两名志愿者全程陪同一个学校,负责比赛期间的服务。
      来自赣南医学院的张老师说:“志愿者们帮我们引路、拍照,都特别辛苦,他们服务非常到位,两天来辛苦他们了!”负责赣南医学院的志愿者郑玉婷拿着三脚架,另一位志愿者朱可拿着相机,她们正在帮参赛选手和老师拍照片。
      此次师生志愿者队伍由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院和护理学院三个院系组成。志愿者从3月19号就开始报名招募,4月18号由负责老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面试选拔,4月24号开始培训。负责仪表及接待礼仪培训的旅游管理学院的薛建红老师更是带病坚持给志愿者们上课。
      比赛现场经常能看到志愿者跑上跑下,有参赛选手想要些热水,就马上跑去用自己的水壶给选手们提来热水,有人需要红牛、巧克力等来补充一下体能,志愿者就立马跑去准备。在观摩区教室内外也都安排有志愿者,及时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帮助。“各个岗位的志愿者都很负责,没有看到他们有在到处走动的,都是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我觉得他们都做得特别棒,真的是很好。”来自中山大学的柳老师肯定地说道。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的参赛选手说:“志愿者们的服务特别好,我们特别满意。他们真的是太给力了,刚刚我们出来找不到吃饭的地方,马上就有志愿者带我们过去。我们担心和其他队员岔开没有餐票无法就餐,志愿者直接就说请我们吃饭,我们都特别感动。
        正在休息室准备进场的三峡大学的李聪选手打趣的说道:“这是别人家的学校!”他说,“景色美,设施全。志愿者非常热心,我们问的问题还没问完,他们把所有的都回答了,为他们点个赞!
        关于此次大赛期间的饮食问题,学校在赛前作了周密安排。据了解,本次比赛的就餐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参赛选手、观摩人员、领队老师、裁判员统一在餐厅就餐,场内志愿者和一些助理裁判则由后勤集团送去盒饭。
      由于中午用餐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为了保证大家的用餐时间和用餐质量,食堂的师傅们需要提前一天就对食材进行粗加工,比赛前一天他们更是加班加点,一直到晚上十二点钟。比赛第一天风华园餐厅用餐总人次达1600人 ,盒饭制作数量达到每天600 份。
      饮食公司的刘科堂经理说:“我们调集了学校里所有最优秀的厨师,规定每人30元的餐标,保障老师和同学们在一定的时间吃上饭,并且要吃好饭。我们能负责这个工作是一种荣誉,只要他们吃好饭,我们就放心了。” 而对于这次比赛期间的食材采购,后勤集团采购部张宏伟主任表示,前期采购的要求比往常更加严格,也更加精细。为了保障现场的用餐情况,张主任和刘经理以及几位负责人早上五点半钟就已经来到食堂为午饭做一系列的准备。
      新鲜元素:新媒体让比赛传播更广更快
      为了确保观摩效果,学校首次采用教室转播和网络直播的方式。在北核心教学区一楼的9间观摩教室设置LED高清屏幕,将实时赛况转播至观摩教室,比赛还邀请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陈志敏对比赛全程进行解说。由于观摩直播需要教室,而学校的调课又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大赛开始前一天时间,相关工作人员才进现场安装和调试设备。由于时间紧张,赛前每天晚上都需要熬到深夜三四点钟,以确保第二天的观摩可以顺利进行。
      同时,学校利用校园网和郑州大学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直播和全媒体报道,全面展现了大赛的异彩纷呈。为做好微信直播工作,校党委宣传部提前调研了端口承载最大流量,与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协调配合,对直播端口进行设计,将官方微信下边栏菜单专列单项进行编辑,师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手机观看比赛。比赛直播期间,郑州大学官方微信新增粉丝近5000人,在郑州大学官方微信后台,微信名为王超的网友留言说,“直播效果很好,解说也不错,观摩过不少比赛,郑大在这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据统计,大赛开幕式网络点击量突破十万。
      在比赛中间休息的间隙时间,直播还加入了对郑州大学校情介绍和各参赛院校风采展示,此外,学校宣传部还制作了郑州大学医科情况专题短片,展现了郑州大学医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梳理了学校医科教育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展现医科专业的实力和风采。来自党委宣传部的学生助管李梦雪参与了视频短片的编辑工作,她说:“此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大意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师生齐聚郑大,因此不能有一丝懈怠,更要展现我们的专业精神。
      “你们各个方面做得都很到位,往年的这个比赛我一直都有参加,可以感觉到这次组织的非常用心。不管是老师的安排,还是志愿者的全程接待,做得都很好。”河北医科大学的全老师为比赛的组织工作点赞。(王璐 学生记者 王艺科 撰稿  陈卓 学生记者  高厚华 顾晓丹 岳小玉 摄影)

                   

                     
                                                                                          志愿者进行服务

                   

                 

                                                                                            比赛现场

                 

                 

                                                                        校园网与微信进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