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封丘县省级扶贫基地青堆树莓合作社扶贫纪实

23.08.2016  19:05

      新乡市封丘县省级扶贫基地青堆树莓合作社的领头人王书勤同志,于197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两次荣获三等功,1981年,他被定为革命伤残军人并以副排职务转业,他带领村民种植树莓致富,为打消顾虑,掏钱返租村民的土地种植树莓,“赚钱了大家分成,赔钱了我个人承担”。截止目前合作社树莓种植从最初的20多亩发发展到21000多亩,带动6500多农民亩均增收8000多元,其中残疾人家庭300多户,实现了苗木培育、基地种植、生态旅游、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树莓产业整合单位,吸纳周边村庄农村富余劳动力150多人,带动周边树莓从业人员3000多人,王书勤也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树莓书记,2009年新乡市授予十大功勋书记称号。2010 、2011年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乡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委等10个部门联合评为河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2012年王书勤被选为“感动封丘县十大人物”。 

        2013年在县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青堆树莓合作社开始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2014年经过省残联验收合格,被授予河南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得到省残联扶持资金20万元,为了使扶持资金更好的发挥扶持残疾人的作用,封丘县青堆树莓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4月26日用扶持资金购轻型客车一辆,用于帮助残疾人运输农资,上门技术服务,以及去田间收购残疾人的树莓,解决残疾人行动不便的问题。用52250元扶持残疾户树莓苗10450棵,组织培训10次,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对于个别残疾种植户遇到问题随叫随到,果实成熟期上门收购树莓。现在每户种植树莓2亩就可收入一万多元。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致使更多的残疾人积极加入种植树莓的队伍,合作社拟增加对更多残疾人进行扶持,使更多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提高和改善。

      青堆村的贫困户王勤华家,因为王勤华身体半瘫痪丧失劳动力,家中一直贫困,王书勤了解到王勤华的情况后,专门召开了一次党支部委员会,将王勤华确定为长期帮扶对象,2010年10月的一天,王书勤走进王勤华家,动员王勤华的妻子种树莓,不仅免费提供树莓苗,还保证帮他把树莓种到地里,说到做到,第二天,王书勤带领党员及热心群众一上午时间就把王勤华家2亩地的全栽上了树莓,现在王勤化家每年卖树莓果10000多块钱,卖苗木10000多元,每年收入2万多元,彻底告别了以前靠政府救济的贫困生活。

        村民王勤茂六十多岁了,因为一只眼看不见,家里的2亩8分地也没有能力种植,日子过的非常的拮据。每月只能靠儿女在外打工挣得甚微收入和邻里乡亲的接济度日。王书勤同志知道这种情况以后,主动找王勤茂谈话,和他说了种树莓致富的这个想法,王勤茂听后非常的感兴趣。说干就干,首先王书勤同志为其免费送来一批树苗,并在技术上进行支持。每日都去查看并慰问老两口。在王书勤同志每天坚持不懈的帮助与照顾下,王勤茂的2亩8分地竟喜获丰收。丰收了大量的树莓果子,只是王书勤同志又主动把他的果子收购过来进行深加工等。总之在王书勤同志一系列的帮助下,王勤茂家的2亩8分地达到了四万多的年收入。王勤茂手握着这四万多钱落下了两行激动的热泪,他说,“没有王书勤同志带领我们走上这条树莓致富之路,我们老两口也不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感谢王书勤同志对我们的帮助。我们也要学习王书勤同志的这种雷锋精神并且继续发扬发扬这种精神”。王书勤同志这种走进乡村间的关怀行动,也使他走进了残疾人乃至大家的心里。

      扶贫基地的建立,使很多年长的残疾人在家里有了较高的收入,提高了在孩子们面前的地位,有一位老人含着热泪说,原来三个儿子都在外打工,过年了给孩子要个钱很难,现在老两口一年挣四五万,每年在春节孩子们回家了,不但不给孩子再要钱,老两口给三个儿子家庭一人发一万元钱,孩子们不孝顺都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