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

22.01.2015  09:47

      记者1月19日从宝丰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了解到,该县较好地完成了2014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效工作总基调,以“五宝”建设为抓手,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更大力度调整经济结构,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更大力度夯实基础支撑,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努力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步伐。

      富强宝丰建设加快推进。全县预计2014年生产总值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12.5%,这三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全市增速,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30强。

      幸福宝丰建设持续提升。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788元、11491元,分别增长10%、12%,分别高于全市3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8亿元,增长13.1%;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5.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6%。住房保障工作持续保持全市先进位次,该县被授予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文化宝丰建设亮点纷呈。宝丰书会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已通过文化部评审,有望成为我省首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正式挂牌。中华曲艺展览馆和中原解放纪念馆对外开放,“文化一日游”线路开通运营,宝丰第六届魔术文化节和省魔术“百戏奖”等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宝丰县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生态宝丰建设不断加强。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强力推进,城区绿化率达到48.8%,全县林木覆盖率28.1%,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持续位居全市前列,湛河治理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在红英科技、康龙集团、派铌迩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宝丰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初具规模,成功举办了中科院现代农业发展宝丰论坛。

      和谐宝丰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连续3年实现零死亡。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命案发案率大幅下降,宝丰县被评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

      2014年,宝丰县坚持把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关键举措,不断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40.5亿元,增长15%,总量位居全市第一。4次集中开工项目81个,总投资143.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6亿元。

      集中精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两区三园”建设成效突出: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9.2%。其中南部产业集聚区新建成或即将建成亿元以上项目17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3亿元;特色商业区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5亿元;西部、北部、东部三大产业园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7.1亿元。

      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以翔隆、中原不锈钢产业园为龙头,不锈钢专业园区新开工利嘉等3个亿元以上项目,已入驻亿元以上不锈钢项目12个,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以京宝焦化、海星化工为龙头,煤炭循环经济专业园区建成众鑫选煤、京宝焦化120万吨洗煤、干熄焦余热发电等项目,洁石140万吨捣固焦、海星化工30万吨煤焦油项目近期投产,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亿元;以中材环保为龙头,环保装备专业园区已入驻新洁源等项目2个;以特色商业区为载体,入驻万洋国际商品博览城、龙博金街等服务业项目30个,人民路文化旅游等4大商业圈正在形成。

      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创建粮食高产万亩方7个,在大旱之年粮食总产达19.4万吨。完成大面积造林2万亩,升级改造标准化养殖场6个,新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千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7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达到56家。红英科技、康龙集团、派铌迩农牧、伊利酸奶等十大农业品牌逐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小麦新品种宝科8号通过省级评定,新增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申报专利286件,授权专利225件。

      2015年,该县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五宝”建设为总抓手,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争先进位,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打好结构调整攻坚战,围绕不锈钢等主导产业招大商、上项目,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促进主导产业规模化、协作化发展,推动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中迈上新的台阶,让全县人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打造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向结构调整要增长、要质量、要效益。在改造提升优势产业方面,通过退城进园、技术改造、延长链条、兼并重组,加快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原材料等优势产业的改造升级,力争新型煤化工实现产值60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实现产值25亿元;在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不锈钢产业,使其全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使其全年实现产值25亿元;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使其全年实现产值28亿元。同时大力推进“两区三园”建设,南部产业集聚区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确保晋升为一星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固定资产投资和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双20亿元”,综合排序力争进入全省30强;西部工业园,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北部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园,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

      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以规模化为抓手提升种植业效益,新增流转土地1.5万亩,粮食高产创建达到1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2万吨以上;以标准化为途径推进养殖业发展,全年生猪出栏58.6万头,奶产量达到11.6万吨;以产业化为目标培育现代农业集群,持续抓好十大农业品牌建设,新增合作社、龙头企业30家。

      三是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安排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0个,总投资474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45亿元;新开工项目38个,总投资215亿元,年内完成投资61亿元;续建项目37个,总投资175亿元,年内完成投资61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60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00万美元。新增出口创汇企业2家,对外贸易进出口2000万美元以上。

      此外,2015年还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要着力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发展软实力;要着力抓好改革攻坚,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要着力加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培育竞争新优势;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