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建机构之生态与环境学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推进研究型学院建设

02.08.2020  18:1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建设以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科研教育体系,学校于2019年8月整合原水利与环境学院、化工与能源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学科,建立了生态与环境学院。
    学科融合焕发新活力 筑牢人才培养之基
    生态与环境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已历经34个年头,最早可追溯至1986年原郑州工学院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00年,环境与水利学院获批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2002年,化学工程学院增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并获批环境科学工学硕士学位点。2004年,化学系获批环境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点。学院成立后,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的交叉性、互补性,从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加强统筹协调和创新机制,从而实现了两个学科的融合。目前,学院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工程硕士点。
    “老专业、老学科整合而成的新学院,如何优化整合学科专业,重焕学科创新活力”是萦绕在生态与环境学院执行院长汤建伟心头的思考题。为此,学院确立了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坚持以多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中心,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
    学院着力推进本科生专业培养改革。2020年学院本科生将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大类招生。除课程教育之外,学院还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通过企业专技人员授课,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和“世界环境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等形式,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反哺社会的意识。
    建立“4·4·5”制组织体系 筑牢研究型学院之基
    学院确立建设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后,着力构建“4·4·5”制组织体系,即“4会、4办、5所”。“4会”包括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学院教授委员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学院学生代表大会,为学院提供民主评价、监督、咨询与管理的途径;“4办”包括学院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学科科研办公室,负责行政、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等工作;“5所”包括水和海洋生态环境研究所、大气环境研究所、土壤生态环境研究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理研究所、环境管理与修复研究所,作为学院基层教学平台和基层教学组织,负责学科方向建设、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
    “系所合一”是学院体制机制建设的突出特色,不再单独设立与本科专业相对应的“”,而是直接建立融合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功能的研究所。研究所既是基层学术和教学平台的融合体,也是学科团队和教学团队,以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为导向,实现了科研和教学的高效统一、协调推进。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有助于提升克服和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卡脖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形成科学研究的合力。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8人,河南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郑州市高层次人才2人。2019年新引进青年拔尖博士11人。
    加强产学研合作 筑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基
    学院以服务社会、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为出发点,提出了“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目标。2019年12月18日,我校项目“淮河流域闸坝型河流废水治理与生态安全利用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的成功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徐洪斌教授、买文宁教授、何争光教授等老师长期加强产学研合作、用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证明和总结。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师开发出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畜禽粪污低成本处理及固废高效处理等技术成果已应用于黄淮流域、中原城市群等100余项环保工程项目。“这些成果充分体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师们孜孜不倦、勤心科研、服务社会的精神品质,和‘为国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贡献’的高度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汤建伟评价道。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生态与环境学院立足学科优势,主动担当,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科技需求和关键问题,积极参与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承担“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郑州大学)智库研究专项”子课题“黄河下游生态廊道空间范围及功能格局定位研究”,参与承办了“黄河保护与发展”首届高层论坛,为黄河保护贡献力量。
    此外,学院还立足河南农业大省省情,大力开展土壤相关领域规划与研究,编制完成了河南省地方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范》(DB41/T 1948-2020),为切实指导河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提供了技术规范,为河南加强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夯实土壤环境保护基础提供支撑。
    回望过去,生态与环境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办学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国家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给学院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钦表示,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提高为目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结合研究型学院的建设目标,重点做好5个研究所党支部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带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学院将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重大需求为使命,积极构建生态与环境领域相融合发展的新兴特色学科,培育和建立创新理论、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学科建设、科研、人才服务、社会声誉水平,推进世界一流学科、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为国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李艳丽  丁鸿飞 张桢桢撰稿   生态与环境学院供图)

                

                             水污染治理团队成员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奖励大会颁奖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