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三大举措构建生态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18.11.2015  16:36
  近年来,黄河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多渠道打造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打造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生态系统。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服务动力。 黄河科技学院成立了教育、科技集团,形成集团化办学体制。通过教育集团搭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立交桥,通过科技集团搭建技术研发、生产性实训、创新创业平台,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创新创业动态考核机制,设立了“创新创业月先进奖”。学校从5月开展第一次创新创业专题调研观摩及交流活动以来,已集中开展了四次创新创业调研活动,每次创新创业调研活动主要通过汇报交流、实地考察、现场观摩等方式,全面了解创新创业工作进展,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二、三名,分别给予五万元、两万元和一万元的奖励。奖金由各单位自行支配,以最大程度调动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商贸学院成功举办的“黄河科技学院首届世界工厂网班”首批20余名优秀毕业生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宇通重工申报的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项目获批2015年河南省校企合作奖补资金300万元。       打造全链条孵化载体,全力助推创新创业。 黄河科技学院与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被批准为郑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郑州市二七区将支持200套人才公寓、划拨200亩土地作为产业园建设,并且每年投入200万元为创业项目和企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后续保障。郑州市知识产权局在园区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政府在黄河科技学院内共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财务等一站式服务,4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工商注册及税务登记手续。已先后协助28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协助30余个大学生创业企业申请获得大学生创业补贴。加大引进科研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的力度,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专家学者;多措并举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学校全面开放培训中心、学术报告厅、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建成1000平方米人才公寓、1000平方米创客公寓,形成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式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促进能量聚变,培育创新创业品牌。 黄河科技学院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专业群,于2012年整合校内科技、人才等资源,创建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以切实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为核心,以着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重点,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保证,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创新创业品牌。园区规划总面积100000平方米,经过三年多建设,已初步形成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械加工为主的产业聚集。目前入驻企业130余家,年产值500万以上企业15个,高新技术企业3个,形成了“发展优势区域性、科技载体高标准、服务体系可持续、创新创业体系生态化”的特色。由于成果突出,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先后获得郑州市大学科技园、郑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建单位等荣誉称号。大学科技园内创业苗圃先后被认定为郑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黄河众创空间2015年5月份作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获得科技部授牌(全国共25家),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与服务体系。      (黄河科技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