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生涯与汝伴

04.06.2014  11:15
  如果说发表处女作可视为专业的起步,那么,我的专业研究是从在河南日报发文章开始的。回头看,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也一直与河南日报相伴。
  
  那是39年前的事情了。说起来蛮有意思,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不太正常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向上的心态、纯净的心境则不容置疑。那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啊,作为农村知识青年,我白天带领青年突击队拼命干活,夜里挑灯苦读“马列六本书”,尽管似懂非懂,但始终兴致昂然。1975年6月25日,河南日报发表了我的习作《扩大社会主义积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学习〈哥达纲领批判〉的一点体会》,署名是“偃师县汤泉大队理论辅导员喻新安”。文章根据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理论,批判拉萨尔“不折不扣”公平分配劳动所得的观点。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命运,当年县广播站招工,在“开后门”成风的年代里,我被县委点名,成了月薪32.5元的“全民合同工”。那年,我20岁。
  
  七七级大学毕业后,我先后在省委党校、省社联、省社科院供职,与河南日报有了近距离的亲密接触。粗算起来,我在河南日报发的文章早已超过百篇。几十年来,每年少则二三篇,多则十多篇,没有间断过。一次报社召开座谈会,我发言称自己是“忠实读者,热心作者”,报社领导笑称:“你还是理论界第一作者啊!”从发稿数量上,也许我真是“第一”呢。
  
  我的研究方向是区域经济、制度变迁等,由于供职单位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作为河南人的中原情结,我的关注点与河南日报党的喉舌功能是高度契合的,这是我在河南日报发文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年,为河南日报撰稿,成了我的习惯性动作,而当有重要任务或重大选题时,报社也会“习惯性”地向我约稿或征求意见。我与河南日报之间,超越了一般作者与报社的关系,彼此信任,热线沟通,相互支持。
  
  有的学者不大看得上报纸文章,一些单位也不把报纸文章视为科研成果,我对此不能苟同。报纸面向大众,其理论文章对作者的政治水平、对大局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对理论与实际,思辨与说理、探求与建议的贯通、拿捏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加之篇幅所限,报纸文章必须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虚实结合,写好是很不易的。
  
  回想与河南日报的合作,许多往事历历在目。党的十五大前后,围绕河南的所有制改革,我参与了报社关于“长垣现象”、“宋砦现象”等的讨论,由于我主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度被非议甚至被打压;十六大前夕,我与报社理论部负责人相约到北京“搜集资料”,提前准备,十六大闭幕不久就连发了五个专版的解读文章,受到中宣部的表扬;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做出实现中原崛起的决定后,我与报社领导共同策划,连续组织发表了《论中原崛起》《再论中原崛起》等十多篇长文,其中有一段话:“无疑,‘实现中原崛起’,在所有表述河南发展和前景的‘话语体系’中,最为明晰、凝练和透彻,最富有时代精神,最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被广为引用,成为解释中原崛起意义的经典表述;2003年秋季,我应编辑部之邀写了《由“公选”想到的》、《做事•做官•做秀》两篇评论,以“里平”名义发表,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省委领导要求部里同志都看看这两篇文章;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闫国祥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3月,他在院党委会上介绍全国“两会”盛况,说一位领导在河南团发言时拿着登载《河南迈向经济强省的理论思考》的剪报念了一组数据,强调“这是省社科院专家测算的”;几年前,一位进入省级领导岗位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他担任市委书记时,把我们在河南日报发表的长文章都剪下来收藏,经常拿出来阅读,用于指导工作。
  
  我在为河南日报撰稿中受益很多。这种写作促使我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正确的深刻的理解;促使我跟踪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过程和进展,思考相关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促使我拓展研究的领域和空间,关注现实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应用对策实战能力;促使我改进文风,尝试写作经济散文,改变经济类文章枯燥乏味的状况。
  
  我从河南日报还收获了“知名度”,许多人见面会说看到了我在报上发表的哪一篇文章,这里有客气的成分,但不少人是通过河南日报熟悉了我的名字,也是实情。
  
  我在为河南日报撰稿时,会进入亢奋、忘我的状态,甚至会被自己的一段文字所感动。我从中真切地感悟到理论的魅力,体味到作为理论工作者的荣光与快乐。感谢这些年河南日报给予我的信任,提供的机会和平台。在有生之年,我将继续以能为河南日报撰稿为责、为荣、为乐,这是心里话。
  
                                                                                                                        (作者为河南省社科院院长、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