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中国: 央行不全面降准不代表不作为
中新网6月3日电(金融频道汪洁)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引发市场对是否全面降准的热议。外媒对于央行是否该全面降准持不同看法,支持者认为,短期来看,应对资金压力与长端利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建议尽早全面降准与放松过严的存贷比考核;也有观点认为全面降准对实体经济、股市、楼市都起不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在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5月28日报道认为,在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之时,央行应该以公开透明的货币政策工具作为优选,而慎用不透明、选择性的工具。短期来看,应对资金压力与长端利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建议尽早全面降准与放松过严的存贷比考核。特别是降准可以相当程度上消除资金供给制约,缓解价格工具失效的矛盾,促进货币政策工具转向发挥价格型工具的作用,符合市场化改革方向。
联合早报网5月31日报道称,中国国务院30日的常务会议中提到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适当降低准备金率,同时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实际上是要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在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下行压力仍较大的情况下,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香港文汇报5月31日报道认为,股市中投资或者投机者和券商、房地产相关者和银行这三股势力施压央行降准其实各有图谋。央行不降准改变了银行、企业对降准的依赖症;逼迫银行表外业务进表内;减少银行同业业务,减少资金空转;逼迫企业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转向发债直接融资。这些数据在5月30日央行公布的数据可以得到印证。
上述媒体认为,降准对实体经济、股市、楼市都起不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对缓解银行流动性有直接作用。不降准也是执行“盘活存量”的要求,倒逼企图放款的银行收回旧贷款再放新贷款。不降准不代表央行不作为,而是大有作为。未来,即便降准,也是助推利率市场化、缓解银行流动性需要,而非那些求降准群体所期待的那些目的。(中新网金融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