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消费该怎样引导

31.10.2014  11:50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已经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日益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然而,文化消费市场仍普遍存在着重娱乐性、消遣性消费,以及消费层次低、格调低下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大众文化消费进行正确引导,使民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去年七月,天津大剧院为纪念歌剧泰斗威尔第诞辰二百周年举办的系列歌剧演出中,众多外地乐迷、观众专门乘飞机、高铁去观看演出,一些爱乐人早就买好全部场次的票,一连数日重复观看,这份热情让很多专业人士都为之感动。今年三月,北京人艺剧院镇院之宝话剧《茶馆》在青岛连演三场,对于这部中国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能有机会欣赏的观众并不多,许多人从可以购票之日就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网上抢票,火爆程度甚至超越了明星演唱会。

这些都说明,观众在文化消费层面有强烈的需求,大众文化消费的兴起使审美和艺术又重新回归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同时,民众对文化消费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强,无论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还是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老百姓都报以巨大的热情。

目前,我国很多一线、二线城市都建有大剧院、剧场,通过官方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随时发布演出动态,更新演出信息。比如,首届山东省会大剧院艺术节自三月开幕到七月间,不到半年时间就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艺术团奉献精彩演出。近60场演出包罗万象、异彩纷呈,观众欣赏到了歌剧、话剧、交响乐、芭蕾舞、魔术等精品节目。很多音乐发烧友以前要看歌剧只能奔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现在坐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歌剧了。

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众在雅俗结合的艺术形式里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然而,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当前扭曲的审美观念、低俗的审美需求在大众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有所显现,社会上一些病态的低级、猎奇心理给低俗文化创造了土壤。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大众文化消费还存在审美价值功利化倾向,把文化作品的市场效益、商业价值放在首位。一些文化产品从策划、投产、销售,一直到消费环节,都在遵循大工业生产和商业交易的逻辑,审美从属于商品,为金钱所收买,为商业所侵蚀。

与此同时,文化产品雷同化、脸谱化的现象也很突出。大众文化具有时尚性、流行性、可复制性等基本特征,“时尚”、“流行”与“大批量制作”是紧密相连的。如当下的电视剧,一个电视台一部“古装片”的热播,必定会引来多家电视台多部“古装片”的盛行,在其时代背景、叙事风格、故事结构、语言惯例等方面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文艺创作上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导致文化产品丧失了独有的个性和创新性,自然就失去了应有的精神价值。

优秀文化产品不仅可以陶冶消费者的情操,提高消费者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科学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外部正效应。而不良的文化消费,不仅危害消费者本人创造美好生活,还会对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大众审美是文化消费的核心之一,大众审美素质与文化修养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文化消费的水平,提升大众文化自身价值,提高消费者自身的审美趣味,科学引导大众文化消费的审美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实现,推动人们在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文明行为等方面的进步。

老艺术家们常说,观众靠演员领着走,领着创作,领着欣赏,领着提高审美品位。引导和培养高层次消费群体是中国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大众的消费应该有一定的引导,要从单纯的物质消费走向更为理性和多元的精神消费,有效推进文化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文化消费水平,这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要实现文化消费市场更加良性健康发展,除了产业和资本的推动之外,应该更加发挥理论批评的引导作用,使其回归到文化艺术、美学、内容的分析上来,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炒作与批评。这不仅有利于文化艺术创作,也有助于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让观众摆脱简单的轻松娱乐心态,摆脱简单的非理性消费,培养出多层次的文化消费群体。唯有如此,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