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对策

16.01.2015  20:30

自2007年7月1日《农业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依法推进和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引导机车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土地适度流转、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使我县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更好地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达到质效并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夏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调研。

一、夏邑县基本情况

夏邑县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辖10镇14个乡,727个行政村,人口120万人。是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作为豫东平原的夏邑县,地势平坦,土壤优良,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其田间工程布局合理,适合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止2014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74.3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2915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95台,小型拖拉机26360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2731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81%。在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共同推动和努力下,止2014年低,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78个。

二、主要做法

为加快我县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我县农业机械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机产业化经营水平,夏邑县根据《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推动,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合作,建立健全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运行机制,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创新组织模式,提升了农机组织化程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增实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抓领导,健全组织。 为切实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工作的领导,县农机局成立了以局长夏敬明为组长,副局长邵振琦为副组长,机关股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夏邑县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工作的落实。同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为我县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2 、抓宣传,营造氛围。 农机局能够积极搞好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调查研究,树立先进典型,开展定期交流学习和研讨观摩活动。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农机服务组织典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为我县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3 、抓扶持,共同推进。 一是农机局积极与工商、农业、税务、民政、乡镇等有关部门协调,为农机专业合作化服务组织的注册、登记、建章立制、规范运行等提供各种服务,并落实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二是对验收达到“有良好机制、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服务能力、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四有”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积极争取省、市、县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重点奖励扶持;三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倾斜,先进适用的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捡拾压捆机、粮食烘干机等新技术新机具优先在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中推广应用,进而加快了农机新机具推广步伐。

4 、抓建设,搞好服务。 一是对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农机局指派专人为其提供材料整理、档案报备、资料审核等一系列服务,并协助办理注册登记证、组织代码证等相关手续;二是农机合作社组织的人员、场地、库房、基础设施等达到一定规模,符合条件,经验收合格,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安排购置补贴机具;三是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上门服务,对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具定期进行检修、调试、保养、机车检验等;四是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业生产,组织农机、农艺技术人员进行上门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农机合作社成员操作,提高操作技能与服务水平;五是及时提供作业、气象信息服务。在农忙季节,保证农机合作社机车优先优惠的石油供应,有力地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该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 、农机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一是组织形式。我县7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商丘市农机合作服务建设规范》要求,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在工商局注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建立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股份制经营管理体制;二是经营方式。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大都实行统一管理,部分合作社,其成员采取单户管理,分散经营,个体自主市场化运作;三是服务内容。主要开展耕、种、收一条龙以及施肥、植保等农机作业服务,在完成本村、乡、县作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区作业,到外地进行跨区域作业服务。

2 、农机合作社的组织规模。 全县7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都为农机大户联合型,其成员主要为农机户,农机户以自己拥有的农业机械为入股资产。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625户,注册资金9250万元,拥有联合收割机273台,大型拖拉机351台及其配套机具807台;通过转包、租赁、合作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5.9万余亩。

3 、农机合作社的效益。 2014年度,78个合作社共完成作业量42万亩。其中旋耕土地25万亩,机收面积17万多亩;在本地完成作业面积36万亩,跨区作业6万亩。田间作业收入2981万元,纯利润1342万元。

在农机户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型机具作业,在小麦和玉米机收、玉米秸秆还田等环节上减少了损失、节省了费用,每亩可减少损失、节省费用15元左右。由于合作社采用标准化作业规程,每亩可增产20—30公斤,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节本增效效果明显。

农机合作社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农机合作社采用大型及复式作业机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农忙时可以照常务工、经商,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对全县起到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另外,大型农机具作业不仅改善土壤结构,而且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特别是玉米秸秆还田作业避免了秸秆焚烧,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机合作社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效应,促进了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然而,经调查发现,农机合作社在其服务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力度小、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 、群众认识不高。 部分农户、农机户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不够,入社积极性不高,合作社的外部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群众对股份经营的新型所有制形式及互助合作、提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还没有真正了解,没有认识到农机合作社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2 、缺少政策扶持。 对于想购买农业机械参加合作社而缺少资金、技术的农民,由于没有具体优惠和扶持政策,只能望而止步;对于已经成立的农机合作社,没有扶持发展政策,也只能原地踏步。对于合作社建设库棚、场院用地,乡镇也不能积极协调,致使大部分农机合作社存在着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等现象。

3 、管理方法滞后。 虽然按照产、权、利分配的原则,制订了农机合作社章程,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建立了自愿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但在实际农机作业中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未能采取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费标准的管理方法。由于农机户以完全自有的农机具入股,对农机具有自主权。农机户缺少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合作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淡薄,把握市场和服务市场的能力较低。部分入社农机户还采取各自为战,自主作业,使农机合作社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正常运营。

4 、作业成本高。 由于农村耕地地块小,且分布零散,机耕道路过窄。特别是近些年,生产路及耕地地头栽树过稠,影响了大型农机具作业,无形中加大了机具空运转时间,加上燃油补贴没有到位,反而提高了农机费用和作业成本。加上土地经营过于分散,大型农机具与小地块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业范围不够广泛,服务领域仅限于农田作业,农机具闲置时间过长,导致经济效益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效益。

五、发展对策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将与其他农村服务行业一起,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故此,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既是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前提,也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农机合作社服务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需要政策资金扶持,经营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等问题。其对策如下:

1 、加强政策扶持。 在落实中央、省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农机合作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农机更新补贴、政策性保险、金融贷款、农机作业补贴等政策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减免农机专业合作社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费用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检验等费用,多措并举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2 、加大投入力度。 我县部分合作社存在着场地和办公室面积小、机车库房和维修车间少、设备简陋等现象,维修、储油等设备不够健全,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有的合作社农机具分别由农机户各自存放。建议各级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和场地规划。每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政府要投入一定的配套资金,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合作社服务功能,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同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倾斜,优先补贴,实行多购多补。农业(农机化)主管部门要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各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建设项目,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资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 、加快人才培养。 发展合作社,培养职业实用人才是保证。要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教育培训方案,落实培训任务和措施,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参观考察、专题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多种形式,着力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法人、财会人员、维修人员和操作工等业务骨干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对县乡农机化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关法律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4 、加强示范引导和服务。 积极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其先进经验,示范带动其他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技术应用的指导、服务。积极做好信息引导和服务,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广大农民发布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信息,支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

5 、创新工作机制。 一是提质增效转方式,使合作社发展由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二是开展订单作业机制。由乡、村协调整合地块,逐步实现连片作业,解决小地块与大机械的矛盾,引导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实现农户和农机户双赢,改变合作社分散经营的现状;三是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以及农机合作社土地返租的运行机制,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规模经营和推广先进技术、拓展作业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祁长春 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