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上调今年全年GDP增速预期

21.07.2014  12:35

    (记者  李雨谦) 由于经济增长在二季度出现小幅回升,部分机构开始上调中国今年全年 GDP 增速预期。但也有研究人士认为,考虑到去年下半年较高基数的因素,今年下半年仍主要有赖于稳增长措施。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朱海斌 认为,6月的经济活动数据证实经济复苏正在获得牵引力,体现了促增长措施的影响。特别是5月和6月的财政支出分别同比增长了25%和26%,远远高于今年前4个月中同比增长9.6%的水平。此外,6月的社会融资规模也远高于市场预期。

  同时,6月另一个可观的发展变化是,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下行趋势看起来将会企稳。住宅交易和新房开工量仍在下滑,但与第一季度相比已有所减轻。此外,6月的制造业投资略有上涨。

  展望下半年,朱海斌预计,积极的发展动态将使政策制定者继续推行现有政策,即对部分行业继续进行定向支持;保持现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立场,避免大规模刺激或收缩;完成有助于创造新增长源头的结构改革(如行政改革、金融改革、私营部门投资)。

  鉴于二季度的表现强于预期,摩根大通将中国今年全年增长预测向上调整至同比增长7.3%(此前为7.2%)。

  “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否将会随着限购政策的放松而从低谷中企稳。”两个城市(呼和浩特和济南)已经取消了住宅限购政策,相信将会有更多城市跟随;而且,银行看起来已经开始对央行“优先满足首次购房贷款需求”的指引做出反应。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也分析称,国内政策立场宽松可能是内需复苏的推动因素。这些政策包括货币政策(6月M2同比增速为14.6%)、财政政策(6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速为26.1%)以及行政手段(中央政府派出检查工作小组以确保项目执行)。同时,出口受益于海外增长走强和2月以来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的走低。

  “这些推动因素将令三季度环比增速保持在高位,经济增速在进入下半年的时候看起来非常强劲。

  不过,他也预计,鉴于6月非常强劲的货币增速和财政支出增速,未来放松幅度可能会有所减小,这在近几周银行间利率走高的现象中已经有所体现。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三季度政策立场一定会较二季度偏紧,7月进一步收紧政策可能只是为了控制放松的程度而非政策立场发生根本性改变。

  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钟正生则认为,考虑到去年三季度较高的基数,若维持目前的政策刺激力度,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继续高位的压力显然要加大许多。

  他表示,目前已远超预期的货币增速,决定了货币宽松程度虽说不致立刻收紧,但也不至于继续大幅加码。所以,下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可能仍有赖于财政政策的发力情况,以及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打开程度。“投资倒逼信贷”的惯常逻辑也许还会持续不断地给货币政策决策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