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家乡外交”促动“龙象共舞”
特约评论员国平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时曾在莫迪总理生日当天访问其家乡古吉拉特邦。眼下,莫迪应约来到西安,习主席打破惯例首次在自己家乡接待外国领导人。
去年,习主席与莫迪在萨巴玛蒂河畔信步闲聊,两位领导人坐在甘地使用过的纺车前纵论天下的画面,定格为中印外交经典。如今,习主席与莫迪在大慈恩寺闲庭信步,吃“酸辣汤”,同登大雁塔远眺西安市景等,成为一幕幕外交新佳话,刷爆了微信微博。
私谊促外交,这是“家乡外交”的内核。在轻松的氛围下,更有利于共话合作与发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习近平主席去年印度之行为例,双方签署了十余项协议,达成“管控好边界争议”的共识,外媒普遍认为习主席访问成果“超出预期”,这其中或许就有萨巴玛蒂河畔散步夜宴的一份功劳。
从古吉拉特邦到西安,“家乡外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1300多年前,唐代名僧玄奘从长安(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开启了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序幕。玄奘曾在古吉拉特邦游历,在印度学佛、讲经、辩经,从印度取来“真经”后又回到西安译经,大雁塔就是见证。莫迪此次向大慈恩寺赠送了一株在佛教和印度教中均具有深邃含义的菩提树苗,而西安人以仿古入城式欢迎莫迪“入城”,习主席陪同莫迪观看《梦回长安》。这向外界表明,中印将珍视千年积淀的文化交流成果,在致敬的同时将其发扬光大。
“家乡外交”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龙象共舞”提供了新机遇,而莫迪上台后提出的“向东行动”政策,正好与之呼应。
中印两国人口加在一起有25亿,是国际舞台上上升的新兴力量。中印都面临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中印关系存在实现飞跃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条件。习主席为此在西安提出四点建议: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更加紧密地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共同努力增进两国互信,管控好分歧和问题,要鼓励两国各界加强交往,使中印友好和合作成为两国社会共识。
相对应的是,莫迪提出要推动中印关系实现从“英寸”到“英里”的飞跃,认同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愿加强在南亚地区互联互通建设上的合作。结束西安访问后,莫迪到北京与李克强总理会谈,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将中印务实合作落到实处。以“家乡外交”为标记的“龙象共舞”,正成为全球瞩目的外交新佳话。(国平)
编辑: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