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大选接力上演 :政坛面孔更迭,几重乱局待解
中新网5月10日电(李夏君)法国大选刚落幕,韩国大选又上演。今年,“大选”成了国际舆论的高频关键词,竞选舞台上的各路政客你方唱罢我登场。保守与激进,争吵与揭黑,丑闻与混乱……多国大选剧情跌宕,选情胶着,频频拨动世界政坛的神经。
政坛洗牌后,欧洲领导人能否为脆弱的欧盟压惊?半岛危局中,韩国新领导人如何处理棘手的内政外交?政坛面孔更迭之后,未来仍不明朗。
马克龙和妻子布丽吉特在巴黎卢浮宫前举行的庆祝胜选集会上。 中新社记者 龙剑武 摄
【法荷大选:极右翼包抄中有惊无险】
4月23日,法国大选首轮投票,两名“局外人”——“反体制”的马克龙和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突破法国传统政党的围剿,闯进大选投票最后一轮。这一次的法国大选,“非主流”占据了政坛。
同样,今年3月的荷兰,主张反移民、反欧盟的极右翼政党荷兰自由党的支持率在前期民调中一度领先,呼声极高。
自荷兰和法国大选以来,欧洲不断出现右翼候选人或政党在竞选阶段提出激进理念,把“脱欧”作为卖点吸引选民,势头甚至压过传统政党和执政党,让欧洲媒体惊呼“民粹主义得势”、“右翼占领政坛”!
近年来,“疑欧派”和民粹主义政党近年在欧洲政坛的表现为何如此抢风头?
“这要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全球化一方面给不少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有负面效应”,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赵怀普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危机、难民问题、恐怖袭击在欧洲集中爆发,导致民众极度不安和不满。
不过,无论是法国还是荷兰,选民在把“局外人”、“非主流”送到台前的同时却并未选择让极右翼来引领国家前进的方向:荷兰极右翼的自由党和法国极右翼的勒庞最终落败。
“荷兰和法国作为欧盟的创始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与欧盟联系紧密、高度融合,若果真脱欧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民众在求变的同时,也不会完全摒弃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贯的理念和政策。”赵怀普说。
英国议会下议院4月19日以522票赞成、13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执政党的议案,决定在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图为当天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离开唐宁街10号。
【“欧洲一体化”不再吃香?谁能弥合分裂】
在观察人士看来,法国和荷兰的大选虽有惊无险,但曾经被视为区域合作发展典范的“欧洲一体化”无疑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让不少欧洲人萌生“退欧”的念头。在这方面,英国就带了一个“坏头”。
在英国,现任首相特蕾莎?梅对于6月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信心满满。有分析称,她希望通过“攘外必先安内”的手段,通过选举扩大执政党优势、打破欧盟幻想,从而为“脱欧”谈判扫清障碍。
对于并不愿意看到欧盟解体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来说,德国国内鼓吹脱欧的右翼势力,其存在也不容小觑。德国极右的民粹政党“德国选择党”,就是靠着2015年以来爆发的难民危机异军突起。不过,该党主席不久前临时退出今年的选举,让默克尔暂时能够喘一口气。
刚刚被推上法国总统之位的马克龙同样免不了棘手问题:面对“分裂的法国”,该如何平衡左右、弥合分裂,考验着他的政治智慧。
失去了榜样光环的欧洲一体化,未来靠什么弥合内部分歧?赵怀普预测,短期内民粹主义的影响在部分国家仍会持续,甚至不排除继续抬头,这与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状况有关——在国际大环境未曾改变的情况下,全球化负面效应无法消失,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极右和民粹势力的发展。
如何再次获得民众认同、重新“凝聚欧洲”?赵怀普认为,欧盟未来必须积极改革和发展,这对于弥合分裂来说尤为重要。最近几个月法国、荷兰的大选“亲欧派”胜出,一定程度上也与近几年来欧洲经济略有起色有关。
文在寅接受记者采访。
【韩国大选:胜选者如何摆平乱局?】
法国大选在纷纷扰扰中告一段落,在亚洲,因前总统朴槿惠下台而匆匆举行的韩国大选也成为近期国际舆论的焦点。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围绕朴槿惠的去留,韩国政坛经历了长时间动荡。新一届总统大选,韩国能否挑出一个让各方接受的总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指出,韩国目前的情况堪称“内忧外患”。
“朴槿惠政府丑闻导致韩国民众对政治黑暗和腐败高度厌恶;在对外关系上的处理,也让民众失望。因此,韩国民众寄望于新总统,这次选举对韩国未来的内政外交走向有很重要的指标。”李海东说。
他同时预测,为了挽回民众对政府的信心,韩国新总统与朴槿惠政府相比,在包括韩美关系等外交方面的处理上将会有更多的独立性。
自韩国大选启动以来,在多位候选人中,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一直保持明显优势。不过,在专家看来,无论是谁登上韩国总统之位,都将面临如何处理韩朝关系、如何稳定国内政局、如何提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棘手问题。
李海东分析,去年底到如今,韩国始终处于高度混乱状态。新一任的韩国总统,必须大刀阔斧对内政和外交同时进行矫正和调整,否则将无法解决持续多时的困局,也对韩国自身发展、半岛局势极为不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