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坚持“四个强化” 做好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

14.05.2019  11:00

河南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强国兴邦的历史使命融入师生血液,为一流学科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一、强化组织领导,以担当的精神增强思政育人使命感

把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不断提升“四个自信”。管纪律。学校制定《河南大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严格落实“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守纪律”,坚持校院领导听课制度和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明纪律这条“高压线”,坚决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进入课堂。强责任。学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每年例行召开全校党建工作会议,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过程有检查指导、年终有考核总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层层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理念创新,以开放的视野增强思政工作实效性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聚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积极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方法进行思想引导。坚持知行合一。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积极帮助解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学业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疏导,帮助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三是坚持品牌引领。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发挥“读书月活动”、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等优秀品牌活动和优秀社团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来、“”起来、“”起来。

三、强化方法创新,以灵活的形式增强思政工作感染力

传统精神和现实典型相结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以及冯友兰、范文澜、马可等一批批校友的优秀品质在学校代代相传;建立抗战办学纪念馆,组织师生重走抗战办学路,将唱校歌作为重大活动的“必备节目”,铭记历史,追慕先贤;树立“功勋外教”吴雪莉、“最美教师”张晓晖、“身边好人”黄魁吾等先进典型,以身边事迹教育、鼓舞师生。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在提升传统媒体影响力的基础上,实现校内媒体的深度融合。在校报、网站、微博、微信开设理论宣传专栏,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师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校史馆、文物馆、以及近代建筑群,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蕴和生动的“河大故事”,身处其中,广大师生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精神洗礼、接受了思想教育。

四、强化系统建设,以健全的机制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

抓教学。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让党的创新理论有计划、分专题进入课堂,并积极引导他们关注现实问题,对错误的价值观念、社会思潮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并综合运用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抓队伍。各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工作人员推动任务实施。积极打造以名师专家领衔的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和工作坊,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方式,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跃升。抓网络。学校把建好网络阵地作为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任务,统筹用好社会新媒体和校园网络两个阵地,成立青年媒体中心,引导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担任网评员,在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骨干中凝聚生力军,共同参与网络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