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线劳动者致敬

01.05.2017  07:54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始终是社会崇尚、时代强音。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业体验,行业越急难险重,不为人知的艰辛越多,劳动者对敬业、奉献的体会往往也越深刻。这个“五一”劳动节,让我们走近危难急重行业的一线劳动者,跟随他们的劳动轨迹,触摸他们真实的心跳。

【记者体验】

大山深处寻矿藏

□报社记者谭勇报社通讯员刘跃进

4月29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一大早,记者匆匆赶到位于王屋山南麓的省煤田地质局三队“济源市梁庄煤预查”项目部所在地。

“走,咱们去施工现场看看。”省煤田地质局三队副总工程师郭精超和记者热情地打招呼。

披着绿色“塔衣”的钻塔,矗立在山洼里,与大地浑然一体。“新买的轴承下午就要运来,在这之前,要让泥浆不停地循环,确保孔内钻杆安全。”郭精超在例行的早会上叮嘱现场施工人员。因为不间断施工,钻机上一个最大的轴承三天前坏掉了,泥浆循环是为了避免孔内泥浆固化粘着钻杆。

好在所有的岩芯取样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在钻塔旁的空地上,一大片岩芯被整齐地摆放在一个个岩芯盒里。今天郭精超的工作,是对取出的岩芯进行现场验收。

“主要是看有益矿产、标志层、岩芯采取率、地质信息等有无遗漏,地层分界线、岩石名称确定得是否准确,设计的各项地质任务是否已经完成。”郭精超边说边拿着现场技术员提供的“岩芯回次鉴定表”,开始核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温飙升到30摄氏度以上,郭精超不知不觉双鬓已经被汗水浸湿。“这一页填写内容不完整”“这一页岩石名称定的有问题”“这一页岩石时代定的有误”“这一页岩芯描述有问题”,郭精超指着一页一页的鉴定表对现场技术人员说。

午饭后,空中紫外线更加强烈,郭精超又匆匆赶到了工地。“这个孔打了1400多米,就是为了确定这两米厚的煤层,这将为下一步王屋山脚下找煤提供地质依据。”郭精超指着从地下1398.23米至1400.75米深的位置取出的煤样欣慰地说。

太阳西斜。郭精超的现场验收工作完毕,运来的新轴承也已安装到位,钻机又重新转了起来,机声隆隆响彻山谷。

【劳动者说】

作为一名煤田地质人,能够在有生之年,运用长期积淀的地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探索和发现埋藏在地层深处的矿产,为国家提供资源保障,为矿山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我感到非常骄傲。自1983年从学校水文地质专业毕业来到省煤田地质局,我就注定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地质工作是辛苦的,有时候甚至是危险的,但我从不后悔。在过去的岁月里,我踏遍河南的山山水水,也曾在山西、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留下足迹,拥抱过祁连山的蓝天和白云,身披过锡林郭勒盟的繁星与皓月,也曾与死神擦肩而过。30多年来,我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但更重要的是,我能为祖国的地质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回首往事,我为我是地质工作者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记者体验】

只为万家灯火明

□报社记者宋敏报社通讯员姬文慧

检测电容器、擦拭绝缘子、检修变压器、试验避雷器……4月28日,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境内的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内,一派繁忙景象,为期10天的“春检”接近尾声。

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建设规模最大、设备种类最多、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此次大检修结束后,1000千伏特高压南阳站将以最佳状态迎接夏季用电高峰的“洗礼”,确保全省群众在迎峰度夏期间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中心试验员赵胜男,是参与此次检修的340多名劳动者之一。今年27岁的她,从4月20日来到南阳站,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在这期间,她跟同事们要对九个串补平台上7000多支电容器、180支避雷器、18支电抗器、18支电流互感器以及阻尼电阻器和火花间隙等设备进行试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赵胜男工作的串补平台是在距离地面十二三米的高空。为了对设备进行检测试验,赵胜男只能站在作业厢内,由巨型吊车托举到高空中,十分危险。

“我不敢喝水。因为一喝水就要上厕所,一下一上就需要半个小时,太耽误时间。”赵胜男晒得黝黑的脸上渗出一层密密的汗珠,正认真地对需要试验的设备一个点一个点地测数值,生怕出现任何差错。她明白,设备和人的不同体质一样,稍有偏差就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对每个细微环节都全身心地投入。

晚上7点,收拾好工具从高空回到地面,赵胜男看着浑身上下灰扑扑的自己笑着说:“更喜欢这样的自己,比较接地气。”说完,她还要赶往办公室写出当天的检测报告。

【劳动者说】

身为一名电力检修行业的基层劳动者,我觉得把职业当事业,把设备当孩子,让热爱成为一种动力,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白天在现场,晚上在路上,一年365天,有300来天奔赴在河南境内各个变电站,这种工作的特点和性质要求我必须用精湛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做好。从小父母就教导我,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能让全省人民用上放心电、安全电,让电力设备可靠运行,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辛苦都是有意义的。我也一直在成长,以前刚进班组的时候不敢和别人谈技术,通过几年的现场学、私下记,现在已经变得不怵了,我为这种变化感到高兴。我愿意用责任的光亮点燃青春的火焰。

【记者体验】

守护生命“第一线”

□报社记者王平

4月29日早上7时40分,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急诊抢救室,值班护士段慧茹比正常上班时间提前20分钟来到工作岗位。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她的任务是负责跟随医院救护车出诊,以及协助值班大夫做好急诊患者的病情处理与记录。

“大爷,现在感觉好点了没?有啥不舒服的您就跟我说。”躺在12床的娄老先生是段慧茹看到的“新面孔”。老人患有心绞痛,凌晨4点刚从太康县转诊过来。段慧茹一边轻声安慰他,一边仔细查看病例和心电监护。

除了熟悉新病号,白班到岗护士还要负责检查救护车里当天出诊的所有装备。不到20分钟,两辆救护车的装备用品检查完毕。在匆匆返回抢救室的途中,一名在建筑工地摔伤的病人又被紧急送了进来。段慧茹立刻跑上前去,与同事一起把病人从担架床抬到病床上,又迅速为病人建立好各项监护,并指引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待一切安顿好后,已是10时40分,段慧茹突然想起上班途中买的包子还没来得及吃。但此时,门外的急救警铃声响起。

“要出诊了,快快快!”只见她一边从抢救室内迅速拿起一个氧气瓶夹在腋下,一边招呼值班室内的担架员,大家飞快地向门外的救护车跑去。

到达目的地,此时的气温已到33摄氏度。接诊病人的家住在一幢五层老式居民楼的顶层,楼道狭窄,段慧茹和其他3名急救人员提着急救箱、抬着担架,上上下下,累得满头大汗。当把患者顺利地安置在医院病床上,一切监护设备调整到位,她才得空返回护士站,吃了一块同事送来的面包。

车祸、醉酒、突发疾病……急诊科每天遇到的都是急、危、重患者,处置不同的病例要求急诊护士就像一个“多面手”,精神也一直高度紧张。“每到节假日的午饭点和夜间,就是出诊的高峰期,忙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

【劳动者说】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赢得了时间,就等于为患者争取到了一分生的希望。有人说,急诊科的工作最脏最累,不是接车祸,就是接外伤;还有人说,这里工作黑白颠倒,作息时间不规律,吃饭也没个准点,但我从来都不后悔我的选择。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刚工作不到两个月时,一次我与同事们奋战一夜,将一位急性心梗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当看到监护仪上那跳动的波形,真是打内心里佩服这个团队。

我要尽最大的努力站好这个守护生命的“第一线”,让每位急诊病人都能在这里得到最及时、最贴心的服务。

【记者体验】

生死边缘显担当

□报社记者李凤虎

4月28日7时50分,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危爆大队负责人刘成俊走进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粉笔在门口小黑板上写上“平安”两字。

“红线绿线之间,生死一线。我们经常和炸弹、炸药打交道,每一个排爆现场充满着无法预知的危险。”从事排爆工作33年的刘成俊告诉记者。

按照上午的工作部署,刘成俊带着3名民警前往中牟县黄河滩区,销毁一枚废旧航空炸弹。10时,刘成俊赶到销毁现场,协同民警和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将航空炸弹放入大坑。一切准备就绪后,刘成俊让所有人撤退至500米以外安全地带。

“砰”的一声巨响,黄河滩上被炸出10米多深的大坑。待硝烟散去,刘成俊经过仔细排查,最终确定,炸弹被成功销毁。

“这枚航空炸弹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遗留的,重达500多公斤,爆炸威力相当于500公斤TNT炸药。”刘成俊说。

刘成俊驾车从黄河滩区回到治安支队,已是12时30分。15时30分,正在治安支队开会的刘成俊接到110指令,称二环支路一小区居民家中存放一枚迫击炮弹,请求警方收缴。

记者跟随刘成俊来到居民王先生家中,王先生说:“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存放在柜中的这枚迫击炮弹,因担心有危险,请求警方帮助。”刘成俊检查后发现,这枚炮弹的引信保险销已经分离,处于安全状态。

“没啥事了,请放心,我们将把这枚炮弹放置专门仓库,择期销毁。”刘成俊安慰王先生说。

刘成俊将收缴的迫击炮弹送到仓库,放置妥当。此时已是19时15分。“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为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干排爆这一行,苦累和危险很正常!”他说。

【劳动者说】

从警17年来,我共排除并销毁各类炸弹1.1万余枚、爆炸装置500多个,均做到零误差和零失手。每一次拆除爆炸装置,我都是在和死神进行较量。

记忆中最危险的一次排爆任务是,2012年正月初二,邓州市一男子因为和村民有纠纷,在十余户村民家大门和屋顶上安装了连环爆炸装置,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当时我穿着40公斤重的排爆服,从下午3时到晚上7时,连续作业了4个小时,成功将17组共34枚爆炸装置安全解体。

面对一次次惊险的排爆场面,我也曾恐惧过,但职责和忠诚让我义无反顾地坚守,因为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当一枚炸弹摆在眼前,我知道自己没有选择,而且生死较量的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我必须赢,因为我没有第二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记者体验】

气象站里的坚守

□报社记者李若凡

山上美景让人向往。但如果这里冬春风大寒冷,夏秋雾多潮湿,极端最低气温-25℃,最大风速达44.7米/秒(相当于14级),需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才能到达,你还向往吗?

4月27日,记者来到嵩山脚下,此行的目的地是嵩山气象站——全省唯一一个国家三类高山艰苦台站。

12时45分,我们在站长王彦涛的带领下,从嵩山脚下向位于跑马岭、海拔1178.4米的气象站出发。

嵩山气象站,从1956年建站至今,有条老旧的山路,没有任何代步工具能够上去,只能徒手攀爬。山路蜿蜒而上,直线超过20米的路段几乎没有。刚走半个小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52岁的王彦涛面色平静,呼吸顺畅。也难怪,毕竟这条山路他走了30多年。

他给我们讲起嵩山大风的厉害。1986年冬季的一天中午,大风刮得人几乎站立不稳。他在换温湿纸时,由于四肢冰冷、手脚僵硬,手中的纸被吹走了。原始数据一旦丢失,将无法复查。为追赶温湿纸,他被12级大风牢牢粘在铁丝网上,双手被扎得鲜血直流。看到这种情况,同事赶紧一点一点把他从铁丝网上抢救回来。

山路有的路段坡度很陡,需要手脚并用才能上去,有的只能容一人通过,脚边就是悬崖。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16时,才到达嵩山气象站。走到平地,大家纷纷大呼“终于到了!”久久缓不过劲儿来。

走进员工宿舍,虽然配有冷暖空调,条件远比王彦涛工作之初要好得多,但一股霉气仍扑面而来,被褥摸起来也都是潮湿的。

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王彦涛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脏病。每次爬山总是带着厚厚的护膝,挎着一个鼓囊囊的小包,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自救药品。

【劳动者说】

“刚开始我也犹豫过,因为自己出生于农村,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没想到工作的地方比农村的条件更差”。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喜欢上了这里,这里各种极端的气象条件都能遇到,对于一个气象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况且,这里的工作毕竟要有人做。”王彦涛说,“有人说我有敬业精神,我觉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职业精神。说白了,干的就是这一行,干不好对不起自己的职业,也对不起自己。”

“不与桃李争雨露,少同丹芍抢春光。平常之心藏苞内,随遇而安自吐香。”王彦涛说,这首描写山菊花的小诗,用在高山气象人的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记者体验】

烈火中的“逆行者”

□报社记者高超

4月29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早上6时,郑州市消防支队中原二中队班长左可松与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训练。这个人称“最美逆行者”的职业,左可松已干了近七年。

6时30分,警铃骤响。刚晨训回来的左可松顾不上喝口水,就冲到车库,套上灭火服,扎上工具带,跳上首辆消防车出发了。前前后后,不到一分钟。

记者跟随来到出警地点——中原路秦岭路附近的一家小吃店。附近群众说,这家店清晨突然起火。火场勘查、外围警戒、灭火攻坚……左可松与其他战士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火被扑灭后,为防止出现阴燃现象,左可松又与一名战士浇水冷却。

返程时,左可松在车上睡着了。一名战士告诉记者,左可松当日0时30分已出了一次警,回来后又站岗,3时30分才睡。

9时20分,回到中队的左可松没有休息,在消防车旁整理金属切割机、空气呼吸器等消防器材。“回来不算结束,要为下次出警做好准备才行。”

出于好奇,记者向左可松提出“要求”,想体验下“全副装备”。在他的帮助下,记者5分钟才穿上重达20多公斤的灭火服。蹒跚地走了几步,额头上就已冒汗。“你这还不合格啊,空气呼吸器和水带都还没背呢。”他说。

“我们辖区是老城区,居民多,不仅是救火,手卡戒指、摘马蜂窝、高空取物、电梯被困等一系列险情,我们都得去。”他说,由于出警频繁,战士们已经习惯了吃饭热一半、凉一半,睡觉梦一半、醒一半的生活。

10时20分,警铃再次响起,左可松和战友们再次踏上救援路程。

【劳动者说】

刚到连队时班长告诉我,消防兵或许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兵,全年都处于战备状态,随时要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渐渐地我明白了,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在充满危险的同时,更具有挑战性。

在日常训练中练就过硬的素质和本领,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中去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近7年的经历,让我越来越享受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与骄傲。

都说消防战士是“最美的逆行者”,我想说,每一位“逆行者”都是英雄。“有警必出,有险必抢,有灾必救”是我们在国旗下的庄严承诺,不论何时我们都会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用生命来坚守我们入伍时的誓言。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