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吸水 干旱“吐”水 郑州要做能呼吸的“海绵城市”
水泥城市看似坚不可摧,但难“接地气”,有专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水泥地面开“气孔”,让城市能够呼吸。昨日,东方今报记者获悉,郑州市政府最近发布的文件称,郑州市将创建海绵城市试点市。据悉,三年内,全国将有60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创建试点市。
“海绵城市”“吞吐”水自如
郑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成立海绵城市试点创建领导小组的通知》称,郑州市创建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园林局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建设海绵城市是让城市回归自然的一个主要途径:城市下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使水源得以涵养,使生态得以循环。
如意湖像“净水器”
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而咱大郑州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呢?
郑州市水务局节水办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市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如意湖湖水通过如意河同人工湿地相连,它采用生态环保的人工湿地生物处理技术对湖水净化处理,同时还引用美国的高新技术净化水质,使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如意湖湖底铺设有膨润土防渗毯,上面铺设有30厘米厚的土,土中含有的微生物,还能清洁水体。”他说。
长期“积水”景象或将不再
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对此,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分院院长任斌表示,海绵城市是今后城市建设发展趋势,每到下大雨,郑州多处地段积水,建成海绵城市后,这种景象再也看不到了,雨天出行更加方便。
“不仅如此,还能改变城市微环境,郑州市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建成海绵城市后,城市再也不会喊渴了,保存的雨水通过储水设施蒸发出来,修复生态。”任斌说。
老旧城区改造难度大?
对于老旧城区占比较大的郑州,建设海绵城市是否现实?任斌认为,相对新城区,老旧城区确实面临空间条件有限、改造难度大等问题。但相比建设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方案,可以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开发设施。
名词
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