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2号线一期运行一周年:地铁人的日与夜 诗和脚步不歇
凌晨1点多,地铁城南车辆段内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地铁探伤工,一丝不苟如同B超医生,只愿设备无异常。记者王亚鸽摄影
海豚战队献礼
献礼
为地铁写诗的,不仅是广大市民平日乘坐地铁见到的站务人员,还有市民看不到的工种和人群。
夜里的车厢内没有了白天的热闹,只有检修人员孤独的身影。
【数据】
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一年来,客流量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16日,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一年内共计运送乘客6616万乘次,日均客运量18.17万乘次,单日最高客运量28.91万人次(今年4月28日),累计开行列车数10.87万列次、总运营里程284.49万列公里(包含城郊线),高峰时段最小行车间隔340秒。兑现率、准点率均远高于国家标准。
2号线一期沿线共有16个站(包括与1号线换乘的紫荆山站),客运量也冷热不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刘庄站、关虎屯站、东风路站。2号线站务中心负责人郭世有说,这也体现在纯进站人数上,2号线一期开通一年来,刘庄站的日均纯进站人数为1.43万,关虎屯站为1.4万,东风路站为0.97万。
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王群介绍了两组对比数据:2号线一期开通以来,1号线日均客流量增加了27.4%;1号线二期开通以来,也抬升了2号线一期30%的客流量。而随着郑州地铁线路开通越来越多,乘坐地铁的市民数量也会不断增长。
【海豚战队】
每当夜深人静,城市喧嚣散尽,列车开回场站时,便是这些工种和人群一天忙碌的开始。
分公司供建中心的海豚战队负责钢轨常规探伤,浅显一点说,便是给地铁做B超的人,他们戏称自己为“深夜幽灵”。战队队长巫朝亮说,一年下来,战队队员们夜间作业时的平均执机步行已超过1500公里,相当于绕郑州市三环走了34圈。
供建中心敬航天,写了一首七绝,来迎接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一周年这个重要日子。
“寒霜饮露金秋节,中州大地再传捷。一载星辉南北连,万人笑逐黄龙天。”
【通信和信号】
相比较探伤,通信和信号,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地铁的通信设备,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信号设备相当于人的眼睛与耳朵。
地铁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后,他们面临的便是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根据信号专业设备的检修周期、内容及方法,保证行车的安全、提升运营的水平。
他们也为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一周年做了一首藏头诗。
“二载风霜染华发,号声阵阵斗志佳。线缆交错接南北,开心出门早还家。通达纵横助繁华,一路坦途随玩耍。周岁要把未来划,年年岁岁开新花。”
【车辆中心检修工】
每天晚上,地铁列车结束运营,陆续驶入车辆段后,车辆中心检修工也进入了最紧张阶段。
分公司车辆中心检修二室主任王锡辉说,列车驶入车库,除了保洁工作外,他们还需要检查车底,检查客室的盖板、立柱,检查电客车的牵引、制动功能,这些都关系到次日地铁的安全运营。
他们把自己的工作,写进篇幅不长的诗里:“清晨,带着祝福送车出库/初夜,带着欣慰迎车归来/方寸之地,坚守库区入口/目光如炬,检查设备正常/双耳听风,监听设备异响/无论烈日寒风,检修坚持依旧。”
“……流过多少汗,流过多少泪/他们撑起了城南发展的脊梁和骨架/一年来的坚守换来市民满意的笑容/车辆检修人正沿着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不断奋进。”
【调度票务人员】
乘客刷卡进站,客流穿梭如水,列车加开加密,这些都离不开调度票务部门人员的工作。分公司调度票务中心控制中心主任王群说,郑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至今,他们共组织了各类施工3908件,日均施工11件,这保证了地铁的安全、准点运营。
就像他们在《守望》里所唱的那样……
“指挥有序执行有力,保持冷静头脑清晰。安全正点畅通无阻,日与夜,我们不曾停歇。”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