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首任知府是河南临颍人,已有两万多名台胞来豫瞻仰祭拜

17.07.2017  13:35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刘广超 实习生 康飞 文图

7月16日上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与漯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临颍县政协等承办的“海峡两岸纪念陈星聚诞辰200周年研讨会”,在漯河临颍县文化活动中心成功举办。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省台办主任薛云伟等领导,以及海峡两岸有关专家学者、陈氏宗亲80余人参会。

两岸80余名专家学者陈氏宗亲

纪念英雄陈星聚诞辰二百周年

漯河市政协主席吕岩在致辞中指出,漯河是台北首任知府陈星聚的故里。陈星聚1817年出生与今漯河市临颍县,他在任台北知府期间,首次修建了台北城,扶农兴商、办学兴教、剿匪安民,使台北人民安居乐业,深受台北百姓的爱戴。特别是中法战争爆发后,年近七旬的陈星聚带领台北人民修固城池,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为建设台湾、保卫台湾作出杰出贡献。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星聚病逝于任上。

“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通过交流,以心交心,尊重差异,增进理解,从而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省政协副主席史济春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说,期望更多的台湾朋友加入豫台文化研究交流的行列中来,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陈星聚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激励着一大批华夏儿女奋发图强,爱国风险。作为陈星聚的家乡,漯河市坚持把陈星聚的英雄事迹作为培育特色文化,促进对台交流的重要内容,于2009年投资2300万元兴建了陈星聚纪念馆,累计接待台胞2万余人次,参观者30余万人次,陈星聚纪念馆被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家河南省对台教育基地。瞻仰墓园,宣读祭文,敬献花篮……,记者了解到,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专程来到陈星聚纪念馆瞻仰墓园,开展祭拜活动。

多地为官政绩斐然百姓盛赞

宝岛督战大捷丧权死于台湾

陈星聚(1817-1885),字耀堂,漯河市临颍县台陈人,清嘉庆二十二年出生于临颍一个普通农家。据了解到,道光二十九年,32岁的他参加乡试并中举人,“侯缺在乡”期间,奉旨组办团练,成为文武双全的英才。他性情刚毅,急公好义,体恤民情,励志图强,热爱祖国。尤其在中法战争中,英勇保卫台北,为国家民族作出卓越贡献,为中国人民谱写了一曲响亮的正气歌,是一位深受台湾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

首座台北城是如何建筑起来的呢?据悉,升任台北知府后,陈星聚铸城开埠,遂有今日台北市老城。光绪十年九月,法军攻占基隆后,又分兵两路进攻台北和淡水。此时,台湾与大陆海运交通被隔绝,台湾形势十分危险。年已68岁的陈星聚义愤填膺,无所畏惧,他让妻子、儿女坐守在后花园水井旁边,准备城破后即全家投井殉国,他本人则日夜守在海防前线,激励士气,督战指挥,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几经生死搏斗,终于打退了法军的猖狂进攻,守住了台北。清朝政府在镇南关大捷之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条约》。消息传来,陈星聚十分气愤,加上他劳累过度,背部毒痈发作,忧愤而死于台湾,终年69岁。

台北民众敬仰陈星聚这个爱民知府、爱国清官,在台北为他修建“陈公祠”,年年追悼祭祀。同时,还联名奏请清政府对他“旌表晋级”。清政府追封他为三品道台“御赐祭葬如例”。他的遗体由海运转入运河,又转陆运到河南临颍县陈村家乡安葬。因为“御赐道台”,又在台北殉国,成为一代抗法战争的民族英雄,故乡人为纪念他,就把陈村改名“台陈村”,也就是今天的台陈镇和台陈村。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