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将三网融合和信息消费落到实处

30.06.2015  11:36

      近年来,壮大信息消费、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宽带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推进互联网+等信息化工作一再成为政府推进、社会关注和市场投资的热点,并多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如何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助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惠及民生的有力工具,让百姓能真正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而不仅仅是宣传的概念成为摆在在各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试卷。

      “深化三网融合、壮大信息消费” 厦门模式悄然浮现

      作为国内经济发达城市的厦门,在以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方面始终走到全国的前列。摆脱单纯的技术观点,把信息化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石之一,从社会和百姓需要的角度来整合各项工作内容,让真正能落地开花的信息技术和成果在厦门得到最好的推广和扶持是厦门市委和市政府在近年来工作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个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独特的厦门模式正在悄然浮现出来。

      2015年6月26日,厦门市召开“深化三网融合、壮大信息消费”工作研讨会。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将厦门模式展现出来,向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权威专家做了汇报,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思路正在展现出它的生命力。

      会前代表们先参观了厦门市信息化馆,这是全国第一个完全以信息为主题打造的独立展馆,和遍布全市的30家体验店共同构成厦门人在身边就能体验最新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在未来还可以送货上门的大平台。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现阶段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工作的理念和目标,解释了加快推进深化三网融合,壮大信息消费对厦门目前的重要意义。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峰随后汇报了厦门市“深化三网融合、壮大信息消费”工作的整体情况,厦门各部门的领导分别介绍了厦门开展的宽带地图、多规合一、i厦门、小区“三同一专”试点等几个典型信息化案例的情况。

      厦门模式独特思路  蕴藏创新示范价值

      与会代表围绕厦门汇报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全国各地信息化建设的高潮中,厦门模式独特的思路和所蕴藏的创新示范价值引起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用杨学山副部长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感觉十分有收获、工作十分扎实、效果十分大、效果十分明显,很多走到全国前列,有些案例放到国际上也会引人关注”。华数集团赵志峰副总裁一连用了三个“非常”,“非常敬佩厦门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魄力,非常敬佩智库的规划力,非常敬佩团队的执行力和产业的向心力”。

      从会议汇报的情况看,厦门前期工作有几个方面在全国是开创性的,确实解决了目前全国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一些困扰各地发展缺始终无法突破的难题也找到了解决的思路。

      -首先是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是少见的,不仅提出“一把手挂帅”,而且将这一口号落在实处。市委书记亲自主导整个工作的推进,组织各部门用政策、技术、标准、商业等各种创新手段“定向破障”,打破一切阻碍工作推进的因素、这对目前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范畴,和实体社会和实体产业加速融合的信息化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大量创新的服务和产品在推广过程中越来越多遇到和现有行业划分、行政体制机制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强力的主持,很难真正推广普及开来。

      不建信息化的花架子  不搭概念的空中楼阁

      -厦门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厦门整体发展的战略方向设定的,针对厦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来设定议题,决定各项信息化工作如何开展。由于目标明确、将信息化和实体工作结合并进,因此很多工作都做到了目标明确、路线清晰,不为追逐时髦的技术概念混淆了自己的步骤;由于这些工作都是根据具体实际设定的,最后取得具体的成效就很明显,厦门是言之有物,行之有效,不建信息化的花架子、不搭只有概念的空中楼阁。

      -厦门市没有简单的对各项信息化工作就事论事,而是将其放在长期推动厦门城市转型、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格局下来考虑,将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大环境作为整体目标,在国家战略指引下统筹整个厦门各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出“网路通、资源通、服务通、产业兴”这一指导全局的设计思路。实现了厦门信息大环境建设中各层面工作统一部署、协调推进、相互衔接、整体优化的目标。

      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厦门专门针对目前网络资源融合程度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三同一专”的试点工作,实现了小区网络的同机房,同通道,同网端和专业维护运营、有效降低了综合的运营成本,在全国第一个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自主选择服务商,不更换设备、不更换线路。虽然用户在家中看到的只是网关这一小小的硬件,但其背后所牵连着复杂的制度问题和利益问题,曾经是全国三网融合工作中一个很大的难点,厦门通过“技术+机制创新”创造了一个解决难题的范例。

      同时,厦门还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全市政府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在提升政府工作效率、降低社会综合成本的同时,大大方便了全体市民,让所有厦门市民一点申请,一次办理,一次解决,让厦门市民不用去证明“你妈是你妈”。这已经在厦门生活中方方面面得到了体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再也不用跑断腿、盖满章就能方便获得子女入学的积分;厦门的车主们可以很快知道哪里能停车,不用满世界开车找位置;厦门的350万市民的健康有什么情况到哪个医院都可以马上了解,不用再一项项重复检查,市民们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很多过去必须到大医院才能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提到的,厦门还在全国建立第一个实现电信和广电四大运营商共建共享、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小区共建地方标准、在全国第一个开发了地方的宽带地图、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对宽带入户的双向补贴……。这一系列的亮点共同勾画出厦门模式的全貌:

      ? 把技术进步放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去看,不追逐时髦的概念而是针对本地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本地的整体工作思路和长远发展目标;

      ? 所有工作把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好处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

      ?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踏踏实实的解决实际问题。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厦门的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

      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何栋材副部长、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院士、中国工程院孙玉院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委杜百川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卢山主任、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张新明副院长、华数集团赵志峰副总裁、人民邮电报王保平主编、中国电子报胡春民总编分别从给厦门的工作做出了肯定,并提出等一系列建议:

      首先,要认真总结厦门的经验,要抽出可以在全国推广的共性经验要形成理论,比如走在全国前列的三通一兴的的理念、信息资源共享的做法等。

      其次,还要进一步拓展升华应用,政府要继续做好公共服务,要引入更多社会资源把厦门的信息服务搞的更丰富。

      ? 再次,要把厦门的经验转化为产业竞争力,走出厦门。

      ? 再其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适应未来新环境的而变化,要从认识,标准,制度,规范等各方面来保证可持续性的实现。

      ? 最后,要重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要求,保证厦门信息空间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