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猛 行业并购为主要方向

04.11.2014  11:16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在日前结束的第六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蔡天智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达到92.94亿元,未来5-10年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

  十月中旬,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支持创新药物、医疗器械、新型生物医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我国健康服务业涉及范围广、产业链长,而医疗器械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数据显示,医疗器械设备的市场规模在2011年已达到1200多亿元,2000年-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21.3%,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300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医疗器械仅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14%,这与国外42%的比重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日益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有多少上市公司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目前盈利状况如何?在国际巨头占优势的医疗器械行业里,国内公司将会在哪些领域具有竞争力?华融证券研究员张科然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工信部已经制定了加快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工作计划,并表示医疗器械类专项是今年新实施的扶持重点,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是什么状况?市场容量有多大?

  张科然:目前在国内的厂家比较多比较分散。一般以我们以规模上5千万以上的企业大概有1千8百多家的规模,再小的有2万左右。平均每家的产值大概是在100多万的水平。

  经济之声:我们注意到全球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旗下基金对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了重大投资,该笔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此前,医疗器械行业跨国并购与合作已发生多起,并购都指向细分市场,那么您觉得在这样大的背景下,这种并购的情况会不会越来越多?而国内企业生存压力会不会逐步加大?

  张科然:现在医疗器械确实是并购为主的一个方向,国内的企业也一直在做并购。目前在A股上市的医疗器械一共有16家,整个医药行业,按照中信一级行业划分的统计规则,医药收入的增速是14.56%,医疗器械这个16家是收入增速25.65,远远高于医药整个行业的增速。净利润方面,医药整个行业增速是12.68%,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医疗器械净利润的增速为9.03%。毛利率方面,医疗器械是38.64%毛利率,净利率水平相当高的,可以达到12.61%,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资金都愿意投医疗器械,因为按照统计的一个数据来看,医疗器械的收入,一家企业如果能达到5千万,那么这个企业就生活得相当滋润了,就可以不考虑IPO。

  经济之声:国家对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发展专项进行了扶持,并聚焦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重点支持的三大领域包括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治疗设备等。这些领域当中,国产设备的竞争力如何?

  张科然:首先来看影像,影像目前国内掌握的核心技术比较好的就是彩超,这也算是一项。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是迈瑞,这是在美国上市的一家企业,国内做彩超的企业是宝莱特和理邦仪器,这两家企业也是和迈瑞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们毕竟都出身在珠三角,理邦和迈瑞之间有很多的一个渊源,就是理邦的高管基本上都是从迈瑞出来的,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核心技术的掌握还是相当相当好的。

  经济之声:当然在整个医疗器械领域,我们刚才谈到了16家上市公司,其实除了比如说全球的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这样一种兼并重组之外,在整个的行业内也在发生更多的兼并重组,所以可能有的投资建议也会建议大家是不是可以关注一些在这个行业领域总市值偏小的一些公司,这样可能更具有被并购的这样一种题材,您觉得这是不是能成为我们布局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投资思路?

  张科然:这个也算是一个思路,但是现在最大的思路,第一它是有资金的,就是手有大把的现金可以做这个并购,再一个它可以融资增发做并购。目前的三季度末整个16家在手的货币资金的总量大概是58.88个亿,也就是说医疗器械的企业,其实他们账上有大把的现金可以做并购,同时各家医疗器械的企业都有并购的意向,但是能不能做成这个,还得看后续的情况。这16家当中,在手现金最多的是理邦仪器,理邦仪器现在截止到三季度末的现金8.08个亿。其次就是三诺生物有7个亿,是做血糖仪。再有就是新华医疗这也是一个很牛的股票,是6.95个亿,因为新华医疗从10年开始它一直在做并购,总体它是按照滚动的并购来支撑目前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