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森”,给老百姓带来什么?
河南日报9月20日讯 说起国家森林城市,不少人以为,整个城市都在森林中,实际上这是个误区。不过,成为森林城市确实代表着绿色越来越多,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随着焦作、商丘9月19日跻身国家森林城市,我省的国家森林城市达到11个,在全国排名前列。“创森”有什么要求?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我省森林城市发展状况如何?记者走访郑州、许昌、新乡等国家森林城市,一探究竟。
咋样才算国家森林城市
40项考核指标框定
今年年初,在研究森林生态安全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着力”,其中一个着力就是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国家林业局表示,我国将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国家森林城市以行政区域界定,须要达到40项考核评价指标要求,这其中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最核心的是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森林覆盖率指标根据当地常年平均降水量确定,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地区的城市要达到30%以上,我省大部分地区属于此范围。此次入选的两个城市,焦作森林覆盖率达30.92%,商丘为30.57%。
三项指标都意味着要造林添绿,而森林在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改善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已为人熟知。据统计,在生长季节,1亩树林1年放出的氧气可供65人呼吸1年。郑州市2011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完成造林88.5万亩,到了充分发挥效益期,每年可释放5700多万人的吸氧量。
治理灰霾污染,绿色植被大有可为。省林科院生态工程中心樊巍博士说,树木对PM2.5等细颗粒物的削减效果尚待研究,但对PM10等大颗粒作用显著。测试表明,1亩树林1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可以说,树木就是吸尘机、吸毒器。
森林城市如何惠民
增绿增收增“颜值”
现在是城乡一体、城乡融合的时代,很多地方早已分不清是城市还是乡村,由于国家森林城市强调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建设,可谓正逢其时,城乡居民均能享受“创森”带来的绿色福利。
森林城市建设如何惠民?
“远郊,森林围城;近郊,建立森林公园体系;城内,就是街头绿地。”樊巍说,这种远近中结合并且开放的森林体系保证居民能与绿色亲密接触。在中心城区,“创森”的核心指标是居民出行500米要有街头绿地。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创森”增绿又增收。这一点在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许昌体现得淋漓尽致。许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花木种植面积90多万亩,带动农户6.1万户,实现就业20多万人,年产值80亿元,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带动了旅游经济,诠释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合一”。
农田林网能够使农作物平均增产10%左右,可谓粮食安全的生态屏障。今年,仅农田林网的生态防护作用,就使“豫东粮仓”商丘的夏粮增产7亿斤。
樊巍所在的生态工程中心一直在做森林城市的监测和研究。他表示,过去生态建设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一直被低估。事实上,仅对地产的拉动,投资1块钱大体上就可以受益10块钱,高档楼盘往往青睐绿色“颜值”。
中原森林城市群建设提上日程
绿道连通、人与森林和谐共生
每到节假日,郑州黄河边、绿博园等地经常是堵成“一锅粥”。与居民旺盛的生态休闲需求相比,森林城市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据了解,濮阳、驻马店的“创森”规划已经过评审,南阳正在行动。
樊巍也是森林城市建设领域的专家,多次参与森林城市的验收、复核。在他看来,“创森”至少面临三道关:认识关、财力关、用地关。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程红曾表示,“创森”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建立起“高位推动、部门互动、市县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把“创森”工作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舍得投入。
不过,不少地方确实财政吃紧、财力有限,而生态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郑州市“创森”,市本级财政共投入45亿元,焦作市累计投入48.1亿元。
生态用地则更为关键。“我们现在评审‘创森’规划,首先看你能不能拿出来地。比如说你森林覆盖率要增加三个点,这三个点面积在哪儿要具体。”樊巍说。
事实上,已经“创森”成功的城市同样面临上述问题。土地流转成本增加、造林成本提高,城市发展占用林地、砍伐林木等一系列压力使得巩固提升森林城市建设成果的压力日益增大。
据介绍,中原森林城市群建设已纳入国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着重推进城市群绿化,强化城市间的“生态联系”。其中,森林城市间的绿道建设引起关注。绿道,具备自行车道、人行步道等林中慢行系统,有公厕、餐饮等便民设施。我省已经建成不少一级生态廊道,由于道路之间、县区之间没有形成互连互通,利用率不高。
樊巍呼吁,加强城市间生态廊道的对接和互通,把中原城市群用绿道网串起来,方便老百姓进入森林、享用森林。⑧5
编辑点评
生态惠民,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新一届党中央反复强调,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这些年,我们的环境、家园,特别是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雾霾多日不散,成为新的“城市病”。森林城市建设,对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作用,已被科学及实践所证实。创建森林城市任务艰巨,花费不小,但这种努力和投入是值得的,因为这是一项长远的、根本的惠民举措。
习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创建森林城市,让老百姓生活在森林里,是一项多么贴近民生、体贴民意的工程,它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而这种获得感,一定会转化为幸福感。(本报记者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