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一个农民“文化傻子”和他艺术团的故事

18.03.2016  19:03

    记者手记:

    按照2月19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的指示,近日中国网山东记者走进鲁中地区乡村进行调研采访,实地看看那里的农民群众除了日常的农忙、打工还在做些什么、想什么、盼什么。恰好记者在途中听到大家在谈论一个“文化傻子”的故事,于是便来到了这片村落。

    一个年近花甲的普通农村人,一个不只会种地的“农民艺术家”,书画演唱门门出彩、敢想敢做、文艺之路又小有一番成绩,这便是来自山东省泰安市一个基层乡村艺术团----新泰市羊流镇羊祜文化艺术团团长张云忠。

    农民“文化傻子”的艺术梦想

    1959年出生的张云忠,自幼喜欢唱歌、书法和绘画,不论他下田种地,还是做一点小生意,但从未割舍下内心那份对文化艺术的追寻。

    提到羊祜文化艺术团的排练室,其实就是张云忠家里。据他的家人形容:“他就像‘疯了’一样,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到团上了,所以日子并不好过,他们在家里,有来演节目的,也有写字画画的,几乎每天人来人往,我们也不是说反对,可是多少有些不方便,怎么说他都不听,连街坊临都说他‘真是傻到顶了’!

    张云忠(右三)与艺术团成员交流自己的书法作品

    在张云忠的家里,确实有很多音响设备、点歌机、投影仪等演出器材,“这不,平时都是他带头编节目,把自己亲戚朋友家吵架闹别扭的都演出去了,换来了全是骂名,他还觉得‘怪好’,从来没觉得自己错,从来不知道反悔一下”,听到家人的一番话,张云忠有点坐不住了,“反悔什么?节目就得来源于生活,不能胡编乱造、死拉硬套… …”后来他告诉记者,我还是觉得自己没错,可能在方法方式上需要再改进一下,效果会更好。

    据村里百姓们介绍,提到张云忠这个名字,在羊流镇几乎是老幼皆知,小有名气,“记得几年前,有次去城里买东西,恰好看到不远处有演节目的,走近一看,竟然看到他在台上唱歌,当时怪激动的,虽然不熟悉,但毕竟是一个镇的,就觉得唱得挺好啊,也很亲近,可是竟然有人起哄,让他别唱了,赶紧下去吧,说实话,当时心里很难受… …

    文艺之乡的“文化傻子聚点

    自2010年前后,张云忠尝试着参加新泰市的一些文化演出和比赛,期间结交了不少“圈内”的民间艺人,2014年10月张云忠组织筹建艺术团,2014年底羊祜文化艺术团在新泰市羊流镇小河南村正式成立,现有成员20余人。

    羊流镇,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是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的故里,也是古代历朝官驿站和商埠重镇,现今早已是响誉全国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起重机械第一镇”。

    在艺术团“聚点”的张云忠家中,陆续见到了几位年长的“大叔”,他们一身黄土地的气息,朴实、热情,还有几位年长的“大妈”和80后的“辣妈”,她们阳光、大方,有着乡村女性的美丽和质朴。按照大家的说法,这里是张团长的家,又就是艺术团的“聚点”,他把大家都当作家人一样对待。

    他们,没有高大上、白富美的拜金影迹;没有霓虹绚烂的华丽舞台;没有疯狂追捧的粉丝团;他们甚至没有排练节目的固定场所,他们自给自足,他们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他们是乡村文化艺术舞台上的主角。

    一棵“傻大树”引来“金凤凰

    张云忠作为艺术团的领头羊,这样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毕竟并不发达,没有城里便利的条件,可我们有最接地气的优势,走遍了镇里各村串尽大小胡同,跟村里百姓们打成一片,我们喜欢演,他们喜欢看,大家都高兴。

    对于张云忠来说,不论书画还是唱歌,以前仅仅是一种喜好,可是随着艺术团队伍的不断壮大,他觉得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感,“我总觉得,大家既然都来到这个团了,我得想办法给大家寻找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样节目质量、演出水平提高了,就是给百姓们的一个交代。我们团的存在,‘要来自百姓,必须服务百姓’,希望能对大家有‘正能量’的影响和积极向善的激励。

    记者与大家一起聊天中,结实到一位一直支持该团工作的的退休干部裴传连:“张团长一直以来就有一股闯劲,走遍羊流镇的各个村庄进行联谊演出,让老百姓看上节目、听上戏,还有教育意义,他像一颗梧桐树,引来了十里八乡的金凤凰,在乡里村间播撒下了文艺的火种,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日积月累,聚集起了艺术团现在的力量。

    “后来,市里和镇里对艺术团支持力度增大了,他比赛也拿了些地区和市里的奖,我们一家人也才看到了一些希望,再就慢慢的支持他了。”张云忠的家人说。

    “草根文化”影响千家万户

    看到张云忠和他的艺术团,让记者不由地联想到了“草根”一词。我国较早关注并研究“草根”现象的社会学家艾君曾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草根”就是指那些既普通又顽强的老百姓,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动态、可变的,并不存在永远的精英与“草根”,谁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对于“草根”既“普通”又“顽强”的诠释,用在对张云忠和他的艺术团的形容上再合适不过了。

    “我家离镇上十几里地,丈夫在外工作,我是个家庭主妇,主要就是看孩子,平时跟村里的妇女们一起跳跳广场舞,有一次张团长到我们村演出时,我们就认识了,我们几个‘能跑能颠’的年轻人就加入到了艺术团”, 这位1988年出生的“辣妈”告诉记者,“虽然我们都已经做妈妈了,但我们年龄并不是很大,我们也有自己的爱好和小小的梦想,我们喜欢音乐和跳舞,我们可能唱不好、跳不好,但我觉得没人可以‘剥夺’我们唱歌和舞蹈的权利,我们不只是跳跳广场舞,我们一直在想法子,编出更多农村故事的节目,我们还梦想着成为‘农民明星’,去更多的乡村演出,给更多百姓带去欢乐。”谈到这些,她一脸抑制不住的激动,但又语气低沉下来,“可是也有人说我们,一个个女人家,不好好在家看孩子,东跑西颠的不顾家… …”,她没再继续说,简单的话语间清晰的道出了内心的矛盾。

    俗话说得好,再好的的骏马耕地也不如牛。如今,农村变化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可是,有几个农村人现场感受过大型演出?有多少荧屏节目能真正让农村人觉得“接地气”?有多少高大上、巨资投建的文化艺术项目“”老百姓之千里之外?又有多人真正关注过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编的节目,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家长里短的小故事,记得有个节目,好像关于一个暴发户酒后驾车的,虽然只是与骑电动车的路人发生了一点小纠纷,但让大家很受教育,比如,不能酒后开车,不能闯红灯,尤其是骑车带着孩子的家长,有时候看着路口没车就要闯红灯,真的很危险,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怎么能这样做呢?”村里一位老人告诉记者。

    《我是大明星》“迷彩哥”加盟艺术团

    谈到艺术团的成员情况,张云忠特意提到了一位“迷彩哥”,范加云。五十多岁的范加云曾多次参加山东卫视综艺频道《我是大明星》节目,并与“大衣哥”朱之文同台演出。“我跟张团长他们都一样,就是喜欢唱,有时候在家唱,媳妇说是‘狼嚎’,嫌难听,邻里家也嫌我太吵,没办法,我就晚上拎着拉杆音箱,到岭上地头一个人唱,说实话,唱歌不可能当饭吃,但越是如此,我对这份喜好的热爱越是浓烈,跟艺术团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我有很有存在感”,范加云真诚的陈述,就像一幕幕农民歌唱家的演绎影片在播放。

    张云忠(左)与范加云(右)即兴演唱

    大家一起交流中,记者听到裴传连建议张云忠和范加云可以尝试着做一个组合,各自发挥自己演唱上的优势,或许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据张范二人所言,他们还有意联手参加央视《星光大道》,他们说,这不是不是为了出名,而是想积累更多的舞台演出经验,还可以跟更多高水平的艺人学习,当然,他们更需要被更多的人鼓励和支持。

    “金种子计划”助力艺术团文艺之路

    谈及今后艺术团的发展,张团长从容而来,“今后,我们将从有关抗日战争、邻里关系、劝酒劝赌、亲子孝道、防诈骗防传销等方面,深入村庄搜集、挖掘更多民间真实的小故事,结合文明、和谐、平安的主题,编演成短剧或唱段,继续演给村民们,做老百姓喜闻乐见,又向上向善的民间文化艺术团。

    “镇上的羊祜公园项目去年已经开建,计划今年下半年将会全部完工,到时,园区的文化艺术中心,将配备相应的演出器材、设备,可以作为羊祜文化艺术团的排练基地使用。”羊流文化站王主任告诉记者。

    据新泰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张云忠现已被局里列为本市首位乡土文化能人“金种子”计划,接下来市文广新局不但将会对张云忠和他的艺术团给予政策等方面的继续支持,同时还将邀请专业的声乐、表演、舞蹈等方面的专家老师给予现场指导和培训,为进一步加强新泰全市乡土文艺骨干专业水平的提升,新泰市文广新局正在筹备在羊流镇开展全市的文化艺术培训班,并已经启动了“新泰市庄户剧团擂台赛”等活动,预计3月中下旬开擂。

    通过采访,记者切实感受到这群“文化傻子”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们并没有抱负对老百姓会有轰轰烈烈巨大贡献或者创造什么庞然工程,他们想要的是播撒在百姓们心中欢悦和激励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采访结束前,记者在“聚点”见到了艺术团正在为备战“新泰市庄户剧团擂台赛”排练节目。健康向上、文明进步的“草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结合,通俗、活泼、人性化的表现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草根群体”的真正特质。面对这样一群有梦想、有激情、有信心、有使命感农民艺术家,我们怎能袖手旁观?相信他们与其值得敬畏的使命感同道并进,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结束语:

    如今,张云忠和他的羊祜文化艺术团,还只是一株刚刚破土的幼苗,但这株幼苗的血脉与根基已植入百姓群众的心间,它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养料浇灌和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由此一步步成长、强壮为参天大树。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们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山东省文化系统继续秉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已经形成了“党政齐抓、县乡联动、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李超)。

编辑:闫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