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郑州各种民俗热闹闹 有些民俗渐走远
昨天下午,郑州鑫苑物业在鑫苑名家社区组织的“缤纷嘉年华,喜乐闹元宵”活动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别样的元宵节。图为吹糖人。记者洪波摄影
□策划社会新闻中心□执行记者宁田甜张丛博贺笑天张瞧田育臣张朝朱建豪文记者白周峰实习生吕秋娴摄影(除署名外)
核心提示|元宵节是中国“年节”的重要组成。在年节的“最后一天”,又是新年首个月圆之夜,自然要好好热闹一番。古代,元宵节是多元的,比如吃元宵、点彩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祭门、祭户等。而现在的元宵节,习俗大多是闹花灯、吃汤圆、猜谜语等,有不少节日风俗已消失或几近消失。
而像吹“琉璃喇叭”、踩高跷、做灯笼、祭祀等曾经盛行的元宵节民俗,有的虽然还存在却已不多见,而有些却已经消失。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郑州街头的元宵节景象如何?忆往昔,又有哪些元宵节民俗,让你回想起来时幸福微笑、难以忘怀?
元宵节
各种民俗热闹闹
A
舞狮团队欢乐闹元宵
昨日,郑州花园口镇申庄发旺舞狮团的队员们,比以往更忙碌。一大早,他们就来到位于郑州二七广场附近的百年德化·风情购物公园等候表演的开始。
“今天一共5场演出,几乎所有队员都出马了。”团队负责人、36岁的薛发旺说,传统节日,少不了舞狮、舞龙表演,两个人就能登台,蹦蹦跳跳多喜庆,谁都乐意看。
上午11点整,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响起,两只舞狮腾空而出,围观市民拍手叫好,掌声越热烈,舞狮跳得越是起劲。接着,两条“巨龙”的出现,更是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舞龙舞狮的队员,都是俺团队的,大家有共同爱好,自然就聚在了一起。”薛发旺说,他18岁开始玩舞狮时,村里志同道合的伙伴也就20多人,更没有统一管理,大家都是随便耍耍。
因为太喜欢,所以薛发旺主动请缨当负责人,让舞狮团队逐渐走向正规化。从2000年开始,自愿入团的村民有130多人,表演项目也从仅有的舞狮,发展到融合了踩高跷、敲盘鼓、划旱船等民俗演艺的综合表演团队。
薛发旺说,现在每月平均能接到30至40场的演出,就连淡季6月份,也能有20场演出的机会,比头些年强得多。
薛发旺也有担忧,那种在逢年过节临时组建的舞狮团队倒是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没规模,玩舞狮也是兼职,还有其他工作要做。
B
剪纸手艺成庙会一景
昨日,在二七风情庙会的民俗街上,一位白发老人创作的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老人名叫张裕珍,今年79岁,5岁时就开始跟着奶奶学剪纸。“那个年代剪纸在农村可吃香,窗户上、灯笼上都能贴。”张裕珍说。
据老人回忆,大约在1999年前后,她开始带徒弟,小至5岁多的幼童,大到78岁的老人,加起来总共有几百人。但在2010年以后,想学习剪纸手艺的人明显减少,至于原因,她也不是很清楚。
即便如此,张裕珍仍坚信,剪纸文化绝不会失传,毕竟是老祖宗传下的手艺,又那么喜庆,逢年过节也需要它来烘托气氛,“反正我会一直教下去,传承民俗文化,也是一种责任。”张裕珍说。
C
糖画小摊引好奇围观
“妈妈我想要这个!”昨日,在郑州二七广场附近的民俗街上,6岁的小朵见到糖画,就嚷嚷着非要买。“我要花蝴蝶!”
手艺人王晓晓赶紧抄起家伙,给小朵制作。不到三分钟,一只“花蝴蝶”就做成了。
“糖画,好看还能吃。”王晓晓说,这技术是跟她老公学的,爱人才是真正的民俗手艺人,现在在景区给游客做面人,“能勉强维持生计。”
提起爱人学习民俗手艺的初衷,王晓晓笑着说:“喜欢!”慢慢地,受到熏陶的王晓晓也开始投身创作事业。
“7年前,刚起步,东西也卖不上价,只能不断钻研,时间久了兴趣就来了。”王晓晓说。
别看王晓晓只有31岁,可她却是各路民俗手艺人的“联络员”。哪有活动,都靠她来通知。刚开始与她保持联系的民俗艺人寥寥无几,这两年发展到30人,各有各的手艺。
不过,王晓晓也直言,如今,能把大家凑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碰个面。甚至还有一些手艺人无法单靠创作为生,还要做其他工作,“人就更不好凑了”。
对于未来,王晓晓担忧,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从兴趣开始到成为事业,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能有推广的机会,我觉得会好一些。”
D
各种绝活儿亮相金水区杨金路街道民间艺术大赛
3月4日上午,郑州市金水区杨金路河村小学院内一片喜庆欢腾,杨金路街道2015年民间艺术大赛暨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在此拉开序幕。
敲大鼓、扭秧歌、舞龙狮、踩高跷、吹唢呐、亮曲艺,来自辖区9个行政村的24支表演队陆续登场,20种民间绝活儿精彩亮相。展演中的秧歌队引人注目,观看群众喝彩不断,一位正抱着孩子一同观看演出的群众说:“看他们扭秧歌扭得这么开心,孩子也跟着一个劲儿地手舞足蹈,甭提有多兴奋了!”猜灯谜环节,悬挂的150条灯谜,除了传统的字谜,还增添了成语谜和歌曲谜,群众争先恐后,踊跃竞猜,大家有的认真细心地斟酌着谜面,有的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谜底,灯谜现场亦是热闹非凡。据了解,共有来自该辖区的860多名演员参加了此次民间文艺展演活动。(记者游晓鹏通讯员芦欢欢)
元宵节
那些民俗渐行渐远
今年元宵节,很多人抱怨没有小时候有气氛。那20年前的元宵节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找来几位80后读者,讲述他们童年的元宵节记忆。
A
20年前,孩子们上街必买“琉璃喇叭”
□张莹,30岁,老家封丘
20年前的元宵节,在老家豫北的小县城封丘,最深的印象是大街上人流如织。
各个乡镇的民俗表演队会齐聚县城,一边走一边表演,县城内但凡能过车辆的大街小巷,各个民俗队均会串个来回,而我们这些观看者则会跟随着锣鼓声,看完一支再寻找另一支。总之,不把所有表演看完,绝不罢休。
民俗表演中,有踩高跷、划旱船、敲锣鼓、舞狮子等多种,但舞狮子却是多个队伍不可或缺的。
最有趣的是,每当两个表演队碰面时,双方的舞狮队均会展开大PK,一个“狮子”上前“挑衅”,其余过来协助,互不相让,剑拔弩张,在锣鼓鼓点的配合下,双方各展绝技。然后,有人搬来桌子、凳子,个个“狮子”跳在桌凳上,舞动一阵后,再从上方跳下去争抢一个竹笼,抢得竹笼方会得到围观者阵阵尖叫声。
那时,除民俗表演外,各种民俗小物品、小玩具也均会走上街头。其中必买的一样玩具叫“琉璃喇叭”,外形宛如一个封口喇叭的琉璃喇叭由玻璃做成,轻轻一吹,会发出“嘣嘣”的响声,但吹吸有讲究,用力小出不了声,用力大会吹破。买来后,孩子们聚在一起比着吹,看谁吹的声音好听。那两天,往往吹得腮帮子疼。现在这种玩具已很少见。
B想起了外婆用烟盒做的手工灯笼
□王子博,26岁,老家登封
老家在登封农村,小时候过元宵节,一群小伙伴各自提盏手工灯笼,挨家挨户串门。
先是一两人,接着三五成群,很快全村的小孩就聚拢在一起。孩子们天性好胜,主题也自然转化成比一比谁的灯笼更漂亮。这时,外婆的那盏灯笼便大放异彩。
这是一盏用烟盒做的灯笼,由烟盒裁剪成的六边形拼凑而成,烟盒本身的图案被打乱后,还真够得上艺术品。不晓得拥有第一盏灯笼时是几岁,只记得上小学前,已对外婆节前寻找整条的烟盒留有印象,几天后的元宵节,烟盒变成了一盏精美的灯笼,外婆还在里面放满各式糖果。
没几年后,塑料灯笼便流行起来,外婆的烟盒灯笼成为每个元宵节藏在心底的念想。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