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飞舟:挥墨书人生 艺高事业成

13.08.2014  16:28


 

  在人们的印象中,做保险与写书法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儿。这种印象直到记者在采访中遇到傅飞舟先生后,才有了新的认识。儒雅的傅飞舟总经理,不仅在事业上收获颇丰,多年的临池不辍,也让他写得一手精美的书法,字如其人,温文尔雅。

  虽然早已身为中国书协会员,但谦虚的傅总仍自称书法不过是爱好,只不过,他的“爱好”里无处不透着一个学者的“专业”与执着。

  □东方今报记者夏寒/文记者吉朋/图

   三十年征途成就精彩自我

  在中国人寿河南分公司的办公楼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写材料的傅飞舟总经理,专注的目光和蔼而真诚。

  虽然这是第一次与傅总见面,但能发觉,他是一个温和的人,眼角含笑,谦恭有礼。

  话题从他的职业生涯开始。1979年,傅飞舟被分配到安阳一中教导处参加工作,但他并未安于现状,两年自学后,考入河南银行学校保险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安阳市人民保险公司,成为保险行业里的一员。

  在单位,他从基层做起,内勤到外勤,财险到人险,国内业务到国际业务通通都做过。一晃三十几年过去了,当初那个青涩的小伙子,如今成为中国人寿河南省分公司企划部总经理。“用业绩说话,靠才能吃饭,以信义待人,凭品德立身。”是他最常说的几句话。

  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书法成为傅飞舟唯一的爱好。常年来,练习书法成了他生活的重要部分,甚至生命的重要部分。

  作为公司企划部总经理,傅飞舟的专业是企划宣传,书法不过是他的“爱好”,但四十多年的潜心坚持,已经让他把工作与书法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基层工作时,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编写了《保险业常用词汇钢笔字帖》。“艺高事业成”,不亦乐乎!

   四十年执笔书写翰墨人生

  热爱书法,傅飞舟也是受家庭的影响,在书学道路上,家庭教育和支持对他起到很大作用。父亲傅小玑是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当年在安阳工作时,曾亲自邀请傅老先生出来讲学,为安阳书法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安阳又是甲骨文的故乡,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各个年龄段都有很多人喜欢书法,写一手漂亮书法的人会很受人青睐。

  傅飞舟六岁染翰,曾经师从张海先生。真草隶篆四体皆能。近几年专注于章草,追求高古典雅、中和大气。

  小时候练字,傅飞舟用的全部是报纸,宣纸用来书写参展作品,每次写坏了的宣纸不舍得扔掉,还要把空白部分剪裁下来,可以在篆刻后盖印使用。

  七岁那年,他便把大院内数十户邻居的春联全部包下,免费赠送,一写便是十多年。他说:“那时家里红纸、墨汁都不缺,春节帮邻居写对联,和睦了关系,自己还练了字。”

  书法一直伴随着傅飞舟的成长,十岁时,他参加“安阳地区美术、书法、摄影展”。郭沫若题写展签,傅飞舟写的毛泽东诗词条幅获展,令当地书界惊奇。十三岁时的作品被张海先生编入《现代书法作品》之中。十七岁时他荣获首届郑州市青少年书法比赛一等奖。

  他回忆,初到安阳一中工作时,自己的书法已在全市很有名气。校长突发奇想,立意创新,毕业典礼前一天,临时通知他全校奖状不再打印了,让他一张一张用毛笔书写,展示书艺,他欣然接受。

  “从前一天下午开始,一直写到第二天上午毕业典礼前的几分钟,近20小时,才把上千张奖状书写完毕。”他笑称,“这是我写字最累、最有成就感的一次。”

  四十多年来,傅飞舟以他忘我执着的追梦心怀投向了他酷爱的书法艺术怀抱,以他精湛的笔墨创造出了众多令人神往钦佩的书法精品!他的作品在《中国书法》《书法》《中国艺术名家》等专业报刊、辞书上介绍和入编,出版有《翰逸神飞·傅飞舟卷》。

   五十载知命享受书法快乐

  面对书法,已届知命之年的傅飞舟是一个沉默而又虔诚的人,在这个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时代,他更像深宅大院里一棵安定平和的大槐,不言,却每年留下一个清晰的年轮,也用繁茂的枝叶宣布自己的昂然生机。

  他说,练习书法,在慢慢的运笔过程中,人心开始入静,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跟着笔尖游走,不夸张地说,写到得意处,窗外打雷都可能听不到。尤其当下,物欲横流,人心浮躁,如果能回归书斋,一笔一画在临帖中静静地与古人对话,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浮躁。“书法可以滋润心灵,学习书法可以去除浮躁使人宁静,宁静便可以守住我们心灵的净土。”

  如今,傅飞舟已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安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阳殷墟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诸多身份。

  尽管如此,他从没把自己当成大书法家,而是练习书法的过程,让他享受到了简单真实的快乐。

  四十年的默默沉淀,给了他最深厚的人生积累。在荆棘坎坷的征途中,他练就了一身过人的胆识与智慧。鲜花、荣誉和掌声潮水般涌来时,傅飞舟依然故我,每天挥墨练字,始终如一。

  采访中,虽然傅总一直很谦虚,但记者仍能发现,他现在获得的所有荣誉,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的成功源自于平日的点点滴滴,是他兢兢业业的精神和认真工作的态度,让一些简单而又平淡的事情变得辉煌而伟大,从而铸就了自己精彩的翰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