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问政怎样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30.12.2014  10:14

  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实现了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稳定向好。但现实中,还存在着源头监管不够、检测能力较弱、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难以全面有效覆盖等问题。就此,省人大代表向有关部门发问。

  参与问政代表:刘丽辉何文英韩国胜袁诚孔小藤申浩

  接受问政单位:省食药监局省农委

  一问

  如何把好第一道关?

  刘丽辉:农产品是食品的主要原料来源,怎么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省农委:把牢“第一道关口”至关重要。我们依法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一方面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培训,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今年开展了种植业产品农残超标、“瘦肉精”、畜禽养殖环节过量使用抗生素、水产品非法添加硝基呋喃药物等专项整治。

  何文英:发展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产业,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怎么推动其发展?

  省农委:近年来,我省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稳步推进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在政策扶持上,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连续多年被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并作为省政府对市县政府食品安全考核的目标之一。在工作措施中,省农委在不同评比、项目立项、农业发展资金中,都将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作为重要依据,纳入支持范围。

  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原有扶持政策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和立项方式,分层指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鼓励和优先支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问

  如何整合监管力量?

  韩国胜: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力量相对分散,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责权不清,很容易出现监管模糊地带,给问题食品以可乘之机。相关部门怎么协作发力?

  省食药监局:我省已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组建新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整合了省食品安全办、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食品监管职能,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管。

  推动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成到位,尽快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优化监管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继续发挥好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办牵头抓总的作用,强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职责定位。围绕监管体制改革后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部门间高效、畅通的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实现无缝衔接,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一致性。

  三问

  如何提高检测能力?

  袁诚:食品质量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食品质量检测存在被动检测多、主动检测少,快速检测多、实验室检测少等情况。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现状?

  省食药监局:要不断强化经费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强对各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检测技术水平,解决“检得慢、检不准、检不了”问题。同时,探索推进包括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在内的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选择部分市、县试点,优化资源和技术力量配置,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省农委:我们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农产品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在认真总结前几年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2014年农产品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方案,进一步提高产地包括畜产品养殖基地、小区等检测比重。同时,还将把检测关口前移,加大投入和培训,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问

  如何管好重点区域?

  孔小藤:部分中小学校被问题食品“包围”,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相关部门有何治理举措?

  省食药监局:加强对中小学校园周边食品商店和餐饮店监管,严肃查处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使用非食用物质、滥用添加剂和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强化部门协作,规范校园周边摊点经营行为。加强与城管、教育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监督检查、质量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和好经验、好做法,齐心协力,共同抓好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经营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校园周边食品摊贩、餐饮店、食杂店等经营者或单位负责人培训,强化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申浩:随着城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大,一些问题食品向农村转移,致使农村成为问题食品的“重灾区”。监管部门怎么应对这种新情况?

  省食药监局:强化农村食品生产、销售和餐饮服务等环节日常监管,加大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努力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对农村地区高风险、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依法依规及时查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问题食品。着力抓好以城乡结合部、自然村等食品安全问题易发、多发地为重点区域,以农村庙会和集市、农村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等为重点场所,以农村群众日常大宗消费食品、儿童食品以及当地民俗特色食品等为重点品种,通过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