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发展看济源城市化进程

21.07.2014  17:22

2013年全市在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人口发展继续保持平稳低速增长,总人口、常住人口均略有增加,外出人口持续回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城镇化水平继续稳步提高,人口发展保持良好的态势。

人口势态对济源城市化发展有利

人口总量不断扩大对城市集中有利

根据2013年人口变动调查和全省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推算,济源市2013年年末总人口为68.9万人,比2012年增加0.41万人,常住人口71.5万人,比2012年增加1.2万人。

人口出生率保持稳定对社会发展有利

全市2013年出生人口8061人,人口出生率为11.7‰,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030人,人口死亡率为5.85‰,比上年下降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403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5‰,比上年上升0.2个千分点。2008以来,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徘徊在5‰-6‰之间, 6年间呈缓慢回升的态势。

  人口稳步增加对提升镇化水平有利

2013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39.19万人,比2012年增加1.62万人,增长4.31%;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81%,比2012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从全国、全省看,2013年全国、全省城镇化率为53.73%、43.8%,分别较2012年增加1.16和1.37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相比,我市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08和11.01个百分点。分省辖市看: 2010-2013我市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二位,低于最高的郑州12.3个百分点,高于最低的周口20个百分点,与十个直县比,优势仍在,但差距在缩小。从增长速度看:2003-2008这六年是全市城镇化发展最快的阶段,年均增长6.8%,2009-2013这五年年均增长2.9%,增速有所放缓。

人口突破70万,城镇人口近40万,人口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迅速的集中集聚,为全市的城市化过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人口的转移和变迁,对新型工业化和人口城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有力促进。

人口发展对济源城市化影响深刻

城市化过程中必须关注人口的发展,如人口年龄的不断老化、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城与城、城与乡之间人口结构的不断改变等,这些都会对城市化发展的产生深刻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对济源城市化提出新要求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全市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重抽样调查结果为17.74%、74.71%、7.55%。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与2012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小幅减少,比重分别下降0.3个百分点;少儿人口略有增长,比重上升0.0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增加,比重上升0.21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老年人口比重年均提高0.99个百分点。

近几年人口出生率的回升使少儿人口比重略有上升,2013年比2010年提高0.54个百分点,基本维持在17%左右。按照目前的人口发展态势和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今后几年少儿人口比重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伴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全市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也逐年回落,由2010年的76.24%,降至2013年的74.71%,呈逐年减少态势。全市65 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2000年为6.5%,2010年达到6.6%,十年增加0.1个百分点,而2013年已经达7.55%,三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就进入老年型人口,从数据看,全市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且呈逐年加深的态势。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劳动力资源逐年减少,标志着人口负担在加重,人口红利在逐渐消退,这些都为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带来巨大考验。这就更要求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努力的克服劳动力资源减少的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全面提高生产效率。

人口婚姻稳定状况对提高城市化质量作用非常

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 全市人口婚姻状况和全省一样也表现出有配偶人口比例高,未婚、离婚和丧偶比例低“一高三低”的特点。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有配偶人口的比例达到73.3%,较2010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其中初婚有配偶占97.6%;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19.2%;离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0.8%,较2010年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丧偶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4.9%,较2010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5岁以上人口中未婚人口和离婚人口比例呈逐年小幅上升趋势。这“一高三低”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人口普遍结婚和婚姻稳定的特征。

调查数据也显示受教育程度对人口的婚姻态度和状态影响较大。在未婚人口中,文化程度越高未婚的比重越大,小学文化程度的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未婚的比例为7.8%,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未婚比例为29.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中未婚人口的比例则高达42.4%。在离婚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离婚人口比重也越高的趋势也有所体现。

婚姻状况的构成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未婚男性比例高出女性2.2个百分点,离婚男性比例高出女性0.4个百分点,而丧偶女性比例却高于男性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男性受教育程度高于女性,则未婚比例也要高出女性;老龄人口死亡上女性丧偶比例高出男性,说明男性人口死亡率高于女性。

总的来看,全市人口稳定的婚姻状况,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环境,更是城市化发展质量提升的内在体现。

人口由流出型向流入型转变加快了济源城市化进程

近些年来,河南一直是个人口流出大省,且外出人口逐年持续增加。与全省不同,济源人口少,流动性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人口流动由流出型向流入型转变。数据显示:2013年较2010年外出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注:外出人口主要是指户口在本户,离开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根据人口普查和201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0年外出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0.8%,2010年这一比重增加到15.4%,2013年又降至9.2%,十几年的时间外出人口由流出又转型至流入。

人口的集聚和回流主要得益于城市化发展对人口的集聚。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以及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区人口急剧增加。从全市看:全市人口流动在由山区向城区、镇区流入,且流入速度在不断加快。分镇办看:5个山区镇下城务工经商、就学陪读人口不断增加,山区的人口在不断减少,从抽样调查推算共计约有5.2万人流出,其中,下冶、坡头流出率较大,在40%以上,坡头、王屋、邵原净流出率在25%左右;6个平原镇因离城区较近,人口流入流出相对较少,从抽样调查推算有约4.5万人流出,1万人流入,净流出率在10%左右;5个城区办事处是人口流入地,从抽样调查推算,目前城区常住人口已超30万人,其中,本区19.2万人,山区流入5.2万人,平原镇区流入3.5万人,富士康聚集流入外地1.1万人,其他外地人流入约1万人。

人口的流入,中心城区人口的快速集聚,加快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从统计数字上看,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化的质量并不高,半城市化现象非常显著。大量人口在城市集聚,城市是否做好容纳吸收的准备,农民既想在城市落叶生根,又不愿放弃故土,高昂的房价物价,已成为外来人在城市生存沉重负担,城市人该享有的各种社会保障和福利与他们无缘,他们生活在城市,却无法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同,来的了,更留得下,才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

人口发展影响未来济源城市发展内力

人口的发展和结构的演变虽然缓慢,但人口问题却与我们的生活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任何社会阶段的发展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目前,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已进入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为目标的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面对人口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如何统筹规划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何利用人口发展增生城市发展内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应对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使人口结构更加合理

持续的低生育水平虽然对控制人口数量效果明显,但中长期看会造成人口结构的失衡。今年,河南的“单独二孩”政策即将实施,这将为统筹规划解决人口发展所面临的中长期问题,确保人口长期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济源而言,生育政策的调整对人们的生育观念会有冲击,对生育水平的提高和生育结构的改善会有多大,对人们的生活生产会有什么附带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提前积极应对,要加强对人口发展现状的监测和对发展趋势的研判,探索建立人口预警机制,要使政策能真正造福人类。

关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促进人口社会作用发挥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人口抚养比上升,家庭规模小居住分散,传统养老模式是否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这都要引起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要提早做好老龄事业的综合规划,出台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和支持以民间资本为重要方式的各种养老事业的发展,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鼓励探索以社区养老为主的多种养老方式,积极的去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心人口发展质量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济源在2007年就提出了两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发展,但经济和人口发展同时,城市功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和保障、公共服务等都还需极大完善,城镇化的质量还需极大提升。目前,济源已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市,《济源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也为全市今后的发展确立了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提升新兴地区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人享受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