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全盛之际 人类末日来临之时

26.01.2015  12:02

  “制造能够思考的机器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巨大威胁。当人工智能发展完全,就将是人类的末日。”霍金曾如此表示。近日,他又协同多位物理、智能机械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发布公开信,再次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未来,可能将危及人类。

  在计算机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科幻电影中机器人超越人类智力水平,并最终控制毁灭人类的场景会不会很快来临?物理学家霍金1月中旬再度发声“人工智能危及人类”;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谷歌技术总监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也曾表示,2045年人工智能将会超过人类水平。人工智能未来将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

  “当人工智能发展完全,就将是人类的末日”

  一向持有人工智能将毁灭人类观点的霍金,近日协同多位物理、智能机械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非盈利机构“未来生活研究所”,发布公开信,再次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未来,可能将危及人类。

  公开信中首先肯定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包括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无人驾驶汽车、图像分析技术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甚至在未来,根除疾病和贫困都不再遥不可及。

  然而这些专家们认为,如果任由人工智能自然发展,将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人类文明所提供的一切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假设这样的智慧被人工智能所提供的工具放大,届时将会发生什么是无法想象的。

  为了防止出现人工智能不可控制地发展下去,霍金和联合签名的这些科学家在信中表示,鉴于人工智能存在的巨大潜能,研究如何取其好处、避免缺陷就变得十分重要,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按照人们设定的方式和要求工作。

  这已经不是霍金第一次公开表示人工智能的危险性,在2014年12月,霍金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制造能够思考的机器无疑是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巨大威胁。当人工智能发展完全,就将是人类的末日。”

  在这次采访中,霍金承认从人工智能的基本形态发展至今已被证明非常有效,但他害怕这一发明会赶上甚至超越人类的智慧。“它(人工智能)能够自行发展,并且以从未有过的速度重塑自我,而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无法与之抗衡而终将被替代。”

  相对于霍金的肯定言论,奇点大学联合创始人、谷歌技术总监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则相对中立。他在1月17、18日出席于北京召开的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时说道,“人工智能确实能够改变世界,这是一把双刃剑”。

  “我在人工智能领域工作了50年,现在一些新的观点认为,未来的3-5年内,将实现机器通过与人类对话来了解人类的想法。15年后会达到人类智能水平,能够做人类能够做的事情,软件会出现指数级的增长。我们也会和计算机技术不断融合,到2045年它们将超过人类水平,人工智能确实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说。

  人类在计算、逻辑、数据沟通领域远不如计算机,那么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是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呢?雷·库兹韦尔表示,这确实是最后一道防线。“我认为人工智能拥有火箭式增长的能力。在人类的近大脑皮层这一区域是掌管语言艺术、科学的能力,现在的计算机当中已经有了这一的分级系统,他们也可以有情感,表达幽默,而幽默是非常复杂的能力。”

  雷·库兹韦尔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技术等其他前沿科技一样,会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难免会有一些弊端,人类要做的是制定具体的策略,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确实会使低端的一些工作消失,但也会涌现出很多新的工作机会。人类之所以会出现焦虑与隐忧,是因为还没法预见到会新增哪些工作机会,人工智能技术会重新定义工作属性。

  “人工智能也会有毁灭性的一面,但是我们要保障它的安全性。大家看到有些电影中,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会袭击人类,但是人工智能其实不是由一两个人掌握,它是在十亿二十亿人手里掌握,我们要去控制好人工智能。”雷·库兹韦尔表示。

  “需要能够帮助你而不是代替你的人工智能”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工智能应用在哪些方面?

  雷·库兹韦尔介绍,现在已经有尺寸类似血液细胞大小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进入人们的免疫系统,在人们的身体中帮助人抵抗疾病。在未来,可以创建一个类似人类免疫系统的机器,帮助人们去杀死各种各样的病原体以及病毒。“还有我们的大脑,人类大脑的脑干脑皮层当中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当与这些机器设备相连接的时候,我们的能力就会扩大”。

  另外在教育领域,已经出现了机器人诊断,它能判断学生在那些方面听懂了,哪些方面没听懂,机器人将对学生解释那些没听懂的内容,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优质教育。

  “出门问问”的CEO李志飞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谈到人工智能概念时说:“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把机器变成人,也不是把人变成机器,而是要扩展人类的智能和能力,帮助所有的人提高生活质量。虽然在过去两年这个概念在面向大众普及,但距离现实应用仍较远”。

  李志飞列举了一个美国的案列:一位色盲患者,看不到颜色。医务人员通过将一根类似天线一样的装置,置入他的大脑。患者通过这个装置接收声音,声音再刺激大脑,转换成颜色。因为这个装置,患者能够辨别不同的颜色。另一个案列是一位盲人,戴上一个人工智能眼镜,眼镜可以识别菜单和障碍物,再自动转换成声音传达给盲人,让他重新获得一些基本视觉识别能力。

  李志飞曾问这个色盲患者,如果还可以佩戴另一个设备,你想通过佩戴什么设备扩展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他告诉我,希望能戴一个可以看到后面事物的摄像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摄像头,可能就帮助扩展了人的能力。”李志飞说,“所以人工智能应该是具备自然的交互能力。它是你的助手,理解你的语言,可以跟你做一些简单的对话。在我定义的人工智能概念里,并不需要它有什么意识,有什么情感,甚至有可能反抗来把我灭掉,我们并不需要像人一样的、特别高维度或者更深层次的智能,而是能够帮助你,而不是代替你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