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许昌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前言】“十三五”时期,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由此,本课题组开展了研究。课题组全面总结“十二五”期间许昌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辉煌成绩,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真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客观展望“十三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工作和实践的环节入手,提出有针对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发展思路与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许昌市农村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将是全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展望“十三五”,如何不断巩固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局面,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如何适应新常态,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难题。
一、“十二五”期间许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回顾
“十二五”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许昌市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落实中原经济区战略和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市、粮食安全贡献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统筹城乡发展模范市,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一产”总量不断增大,结构得以更加优化。 “十二五”以来,许昌市将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出发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做到增量与增质并重,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1年迈上300亿元大关,达到302.8亿元,2014年达到33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16.6%,年均增长3.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于2013年迈上180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18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16.2%,“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8%。在农业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结构日趋合理,高附加值农产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首先, 就“大农业(即农林牧渔业)”而言:2014年,种植业产值176.2亿元,占比52.4%,比2010年下降 3.9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135.6亿元,占比40.3%,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林业和渔业产值分别为12.1亿元和1.2亿元,二者占比4.0%,与2010年相比,提高0.5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4亿元,占比3.4%,比2010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其次, 就“小农业(即种植业)”而言:蔬菜、食用菌产值达到40.15亿元,占种植业的比重为22.8%,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花卉、盆景园艺产品产值达到37.2亿元,占种植业的比重为21.1%,比2010年下滑4个百分点;水果、食用坚果产值6.58亿元,占种植业的比重为3.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中药材产值6.92亿元,占种植业的比重为3.9%,比2010年下调0.9个百分点。 第三, 就畜牧业而言:2014年,生猪和家禽的产值87.8亿元,占牧业产值的64.8%,比2010年下降2.3个百分点;牛、羊等草食畜产品产值39.7亿元,占牧业产值的29.3%,比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狩猎及其他畜牧业产值8.1亿元,占牧业产值的5.9%,比2010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色种植保持优势。 “十二五”以来,许昌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始终将粮食生产放在农业生产的首位,粮食生产连年喜获丰收。 一是 粮食播种面积逐步增加。201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62.08万亩,比2010年增长2.8%,年均增长0.7%;粮食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了72.7%,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二是 粮食总产量连年增加。“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总产量相继突破275万吨和280万吨,其中2011年达到277.22万吨,2012年达到283.11万吨,2013年的283.63万吨是最高值,2014年虽有回落,但仍稳定在280万吨以上,达到280.15万吨,比2010年增加5.16万吨,增长1.9%,其间年均增长0.5%。 三是 粮食亩产水平不断提高。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全市注重推广新的科学技术与应用,不断运用良种良法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实现了粮食亩产的新突破。2012年全市粮食亩产达到433.2公斤,比2010年平均增产6.3公斤,增长1.5%。受自然灾害影响,2013年、2014年全市粮食亩产分别为432.4公斤和423.1公斤,与上年比虽有所降低,但仍保持了较高水平。 四是 特色种植优势明显。“十二五”时期,许昌市加大政策扶持,继续保持“花、菜、药”的种植优势。2014年,全市花卉面积63.75万亩,虽有所萎缩,但一直稳定在60万亩以上;蔬菜面积75.81万亩,比2010年增长1.8%,年均增长0.5%,总产量达到221.97万吨,比2010年增长5.1%,年均增长1.3%;中药材面积29.46万亩,比2010年增长1.9%,年均增长0.5%。如下表:
“十二五”期间许昌市花卉、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变动情况 | |||||
年 份 | 2010 年 | 2011 年 | 2012 年 | 2013 年 | 2014 年 |
花卉(万亩) | 64.58 | 62.91 | 64.83 | 63.39 | 63.75 |
蔬菜(万亩) | 74.48 | 76.52 | 76.68 | 74.72 | 75.81 |
中药材(万亩) | 28.92 | 29.04 | 29.21 | 29.69 | 29.46 |
另外,2010-2014年间,全市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产量在4万吨左右。2014年,全市油料面积43.29万亩,比2010年增长5.9%,年均增长1.4%;总产量达到9.37万吨,比2010年增长15.8%,年均增长3.7%。但受市场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滑。如下图:
“十二五”期间许昌市棉花生产情况图示
(三)林牧渔业发展良好,所占比重稳步增加。 “十二五”时期,围绕绿色许昌市建设目标,全市林业生产加快推进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林业生产形势良好。2014年全市林业产值达到12.1亿元,比2010年增加3.6亿元,增长42.2%,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5%。主要林产品产量增长迅速。2014年核桃产量463吨,比2010年增加336吨,增长2.65倍,4年间年均增速达到38.2%;花椒产量达到55吨,比2010年增加3吨,增长5.8%,年均增长1.4%。“十二五”时期,许昌市加大畜牧业投入,扩大规模养殖,实施多种政策补贴,提高养殖户积极性,畜牧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2014年,全市肉类总产量41.2万吨,比2010年增加4.6万吨,增长12.6%,年均增长3.0%;禽蛋产量由2010年的22.4万吨,增加到22.8万吨,增长1.8%,年均增长0.5%;奶产品发展迅速,产量达到8.05万吨,比2010年增加1.31万吨,增长19.4%,年均增长4.5%。“十二五”时期,许昌市通过加强淡水养殖设施整修等措施,加速提高渔业生产能力,渔业发展迅速。2014年,全市渔业产值达到1.2亿元,比2010年增长61.6%,年均增长12.7%;水产品产量达到1.89万吨,比2010年增长1.22倍,年均增长22.1%。
(四)农业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改善农村发展现状,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步提升农业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全面改善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时期,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部门把通水、通电、通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使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2014年末,全市涉农乡(镇、街道办事处)总计78个,2320个行政村,其中:自来水受益村1374个,占59.2%;通汽车和通电话村数均达到100%;通有线电视村数2033个,占87.6%;通宽带村数村数2147个,占92.5%。2014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369.0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6%,比2010提高2.4个百分点;节水灌溉发展到217.0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4.5%;机电井眼数达到51.14万亩,平均9.54亩耕地一口井;新解决39.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顺利完成25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新解决2.8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5010口,新建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大中型沼气工程6座,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使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步增强,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五)农业机械增长较快,劳动效率不断提高。 “十二五”时期,许昌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2014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4.0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8.1%,年均增长2.0%,是历史上农业机械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其中:大中型拖拉机0.89万台,比2010年增加0.27万台,增长43.5%,年均增长9.5%;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达到2.02万台,比2010年增加0.53万台,增长35.6%,年均增长7.9%; 特别是联合收割机增长较快,2014年末全市拥有量达到0.95万台,比2010年增加0.41万台,增长75.9%,年均增长15.2%。相反,相伴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生产模式的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则呈逐年减少趋势。2014年全市机播面积达到673.46万亩,比2010年增长16.0%,机收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74.0%,比2010年提高9.3个百分点;机收面积达到572万亩,比2010年增长30%,机收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62.8%,比2010年提高13.8个百分点。农业机械化等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全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2014年,全市平均每个农村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数量分别为1392.1公斤、46.5公斤、1103公斤和37.2公斤,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10.0%、25.1%、13.5%和1.7%。同时,农民在小麦、玉米、油料、苹果等产品生产的用工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规模化养殖也使生猪、家禽等的平均饲养天数有所减少。
(六)产业经营不断深化,新型主体发展迅猛。 “十二五”以来,全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持续增多,农村合作组织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5.0%左右。2014年底,全市全市各类专业大户达到3832户,其中种植大户2388户、养殖大户1444户;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到425家,从业人员1508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77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147家、省级26家、国家级3家,成员出资14.6亿元,入社成员10.7万人;2014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5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1家;重点培育了众品肉制品、天和蔬菜、思源面业、世纪香食用菌等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拉长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2014年12月,众品肉制品产业化集群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集群。全市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累计建成种养结合示范场60个、种养结合示范基地12个,种养结合面积达19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迅速。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全市农产品和畜产品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许昌市以许昌新区为核心,规划实施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市县联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具有许昌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据统计,2014年全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在90%以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化率达到45.7%,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18:1调整为1.96:1,低于全国的2.75:1和全省的2.59:1,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
总体看,“十二五”时期,在许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许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剖析
(一)农业抗灾能力弱,基础薄弱仍是发展短板。 近年来,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目前,全市中低产田面积仍占耕地面积的62.8%;已建成高标准粮田221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5.3%;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5.6%。部分地方水利设施老化问题严重,田间排灌沟渠、道路等不甚完备,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标准化水平总体不高等,这些瓶颈制约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从近年来的实例来看,在持续干旱天气以及其他突发的自然灾害风险面前,人们依然那么无能为力,以粮食为主的农作物生产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重发趋势,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农业生产成本高,稳定粮食生产压力加大。 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农业比较效益。虽然近期农资价格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人工、田租费仍不同程度上涨,导致农民收益减少,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长期以来,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加上近年来农资和农业生产用工成本上涨快,种粮成本节节攀升,种粮比较效益更加低下。据全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资料,2014年,全省小麦平均亩产按410.5公斤计,但农民种植每亩小麦的生产成本为583.7元,扣除生产成本并加上种粮补贴后,种植每亩小麦的收益是431.1元。虽然有所增加,但比较效益偏低。种粮不仅比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效益低,比务工效益更低。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导致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稳定粮食面积乃至粮食总产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突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及各地二、三产业尤其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各级政府为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行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居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导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劳动力紧缺的现象。目前留在农村的大多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不便外出的老人和孩子,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必将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对最基础的农业产业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四)资金支持难度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 由于周期长、风险大等原因,目前农村经济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种经营性生产组织贷款困难,缺乏扩大生产的必要资金和信贷支持。尤其金融部门对畜牧养殖场、户的放贷十分谨慎,一般的畜牧业养殖户的栏舍、土地均不能作为抵押物,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养殖场、户想要扩大生产规模,只能靠借款或自有资金,从而制约了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进程,导致市场疲软时难以抵御风险,市场畅旺时却又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另外,虽然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877家,但平均每个合作社资金仅为7.78万元,入社成员仅占乡村从业人员的5.3%;省级26家,仅占1.4%,国家级3家,仅占0.2%。在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种植业类的最多,达到866家,但占比也仅为46.1%;养殖类434家,占比23.1%;加工类107家,占比5.7%;服务类447家,占比23.8%;其他行业23家,占比1.2%。同时,在全市3832个各类专业大户中,种植大户2388户、养殖大户1444户,分别占62.3%和37.7%;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795个,仅占20.7%,种植面积达到18.2万亩,仅占总播种面积的2.0%。以上这些,说明全市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数目规模和影响力上都相当不足。
(五)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发展慢品牌少。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许昌是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市(所辖5个个县市均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是全省重要的家禽、肉牛和畜产品基地等。但长期以来,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大部分产业以出售原料为主。截至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172家,获得国家、省级名牌产品企业34家,仅占2.9%;有7家企业的产品荣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仅占0.6%,在企业实力、规模和对农户的带动影响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全市农产品品牌缺乏。由于农产品加工不足、产业规模不大等原因,知名农产品品牌严重不足,除了“众品”、“天和”等极少数品牌外,非常缺乏全省、全国知名的品牌,更缺乏与当地特色文化、生态文化相结合的农产品品牌。
(六)农民收入增势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大。 受宏观经济影响,农民增收放缓。2011年-2014年间,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路下滑,如下表:
“十二五”期间许昌市农民收入情况表 | |||||
年 份 | 2010 年 | 2011 年 | 2012 年 | 2013 年 | 2014 年 |
农民收入(元) | 7196.9 | 8650.7 | 9819.0 | 11007.0 | 12140.0 |
环比增长速度(%) | 14.2 | 20.2 | 13.5 | 12.1 | 10.3 |
另一方面,从2011年以后,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逐步缩小,但是收入差距仍然大。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96 :1。从结构指标状况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低,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1.1%。就收入指标的内部构成看,除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略微高于城市居民外,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的2.37倍、2.13倍和4.80倍,其中工资性收入相差9745元、转移性收入相差3035.2元,二者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在居民收入中,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70.9%和58.4%,其变化直接影响到居民总收入的增速;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很小,城镇居民分别为2.3%和 16.1%,农村居民为2.1%和6.6%,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十三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受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影响,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速,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动力不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之路还很漫长,经济“新常态”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基于这个大背景,农村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保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1 、农产品价格过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重要因素。 农业竞争力相对低下,威胁到农产品总供求的动态平衡,并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些肉类、棉花甚至高出一倍以上。此外,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2014年许昌市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1.7%,一方面与发达国家30%以下的水平仍有距离,与全面建成小康的要求还有差距;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绝对水平之高已影响到国民生活,尤其间接影响到国民消费能力与就业选择倾向,成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负面因素。
2 、农业技术进步慢,农业现代化技术推广任务艰巨。 农业生产过分依赖灌溉,节水农业、高效农业规模过小;畜牧业生产成本过高、效益较低;农业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服务存在摩擦,降低了农业产业链的综合效率;农业的物质投入“水多、化肥多、农药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由于大量青壮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在家的“老、幼、妇”难以成为现代农业技术的实践者和推广者。
3 、农村人口大转移,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实现难。 农村转移人口定居城市的藩篱难以冲破。大规模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临时居住,而合法居所远离工作地,这种情形使社会分工难以深化,人力资本水平难以提升,并制约了农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同时,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民,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就业风险等诸多压力,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迫使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 、效率平等难协调,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任重道远。 测算表明,城市化率达到75%时,有望实现农民收入与市民收入的大体相当。达成这一目标不仅意味着现有农民大量进城,还意味着大量村庄消失或收缩为小型专业农户居民点,少部分村庄会演化为小城市,还有少部分村庄会转变为专业村落。这意味着齐头并进地对各地的自然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巨大的浪费。但若完全不考虑留守村民的公共服务,也有违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原则。如果由政府人为地通过“迁村并居”来加速人口布局调整,又难免增大社会摩擦。如何顺应城市化要求,兼顾效率与平等之间的关系,实现人本主义城市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创新。
5 、农村治理新形势,体制机制的选择创新难度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如何使农村治理与这个目标相衔接,将是一个艰巨任务。大量村庄消失或收缩为小型专业农户居民点以后,行政村的建制将不再有重要意义,未来将会实现城市与乡村治理机制的统一。渐进地推进这个过程,意味着一系列政策的系统性调整,这对决策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农村社会进入老龄化时期,农村居民老龄化群体比重迅速增加,农村老无所养将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持续增加,而在现有农民补偿安置制度下,失地农民的权益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因此,未来农村治理的形势依然严峻,都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努力维护稳定、加快发展。
(二)难得的机遇
1 、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科学。 作为决策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沉稳睿智、思想解放为深化农村改革开辟了更大空间。党的十八大确立了让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针,鼓励决策者向土地要素改革的深水区进军;中央提出的关于发展混合经济的理念,也有利于打破农村集体经济体制的传统固有思维,探索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2 、城市经济扩张潜力巨大。 城市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利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目前来看,一方面全市的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城市就业潜力还很大;另一方面从劳动力供应情况看,农村劳动力释放的空间还很大,加之劳动力价格优势仍然显著,城市经济继续扩张的潜力巨大。
3 、农业资源利用空间广阔。 总体看,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全市现有耕地的平均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产出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项目、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的实施,以及“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技术推广快速转化机制的建立健全,为全市利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高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强大动力,农业资源利用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4 、国家支农惠农能力增强。 “十二五”时期,各级财政投入“三农”领域的资金稳步增加,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困境初显。因此,2015年5月财政部、农业部发布指导意见指出,国家决定开展国家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改革,试点将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其中: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用于保护耕地地力;另外20%的农资补贴,加上种粮大户补贴和三项补贴的增量资金,集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这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推开。对补贴“三合一”这项改革,可以减少手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主要是能整合资金支持大项目、支持更多种粮大户、产生更高经济效益。
四、“十三五”期间许昌农村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农村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好农业农村经济才能推动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在国际环境复杂,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十三五”期间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就许昌市而言,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保障粮食安全。 目前,针对全市农业基础设施整体不很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不强的局面,应根据各县(市)、各乡(镇)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差异等情况,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整合财政、发改、国土、水利、电力、农业、气象等部门的资金,认真谋划,大力实施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农业自身防控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生产增产增效。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坚守耕地红线、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耕地产出率等。国家层面应改革现行的种粮补贴政策,要通过改变补贴方式、增加补贴数额等形式,最大限度保护和调动好农民务农种粮和粮食主产区重农抓粮两个积极性,通过继续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稳定农资生产价格、挖掘科技增产潜力、加快经营体系创新等政策支撑和保障机制,牢牢构筑起粮食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石。就许昌而言, 一要 全面推动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以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为重点,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打造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域; 二要 促进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尤其要积极引导农民扩大特色杂粮类、薯类、豆类等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品牌效益,增加种植户收入,在稳定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基础上,在品种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做强杂粮产业,保证粮食生产品种的良性比例; 三要 推进粮食单产水平提升。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各种土地流转政策,加大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让愿意经营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农场主取得更大的种粮收益,从而推进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决定着其择业的范围、收入的高低。为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增加培训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设施,对待转业的农民进行基本技能、政策、法规和文化知识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入二、三产业,使农民能更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参与大市场竞争的需要和融入城镇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是,更要下大力气注重对务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要培训农业科技知识,支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进行科学管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培训创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引导农民发展特色手工、休闲旅游、乡村民宿等新兴绿色产业,培训经济知识和金融知识,帮助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金融工具来降低成本和风险。“富民强许”,要求农民必须富。富裕农民,就要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新形势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要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继续进行扶贫开发。二要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充分运用“三权改革”的成果,出台“三权”抵押、担保办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把难以流动的资产转化为容易流动的股权,发展提升股份合作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的金融产品,丰富农业保险的种类。
(三)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全面协调发展。 农业生产需要在发展名、优、新、特上多下功夫,从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上进行调整优化,不断提高农产品品质。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经济作物,要以提高农业效益为主,使农业增加值率能有所提高,同时使农产品科技含量也有一定量的增加;要继续抓好现代畜牧业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开创“规模生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安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健全猪、牛、羊和禽蛋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及时了解牲畜价格行情,准确把握牲畜行情走势,帮助广大养殖户规避养殖风险,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精益管理,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在农村经济结构上,继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提高非农产业比重。降低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降低种植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有效抓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争取信贷资金、完善政策扶持,加快土地确权颁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强技术指导、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重点发展种植业、植保服务、土肥服务、农产品加工相关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另一方面,立足许昌实际,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进全市农村经济持续提升的必要之路。要进一步完善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围绕优质粮食、生猪、中草药、蔬菜、花卉苗木和特色养殖以及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真正做到扶持、发展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加大对国家、省和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力度;要从强化龙头企业内部管理、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最大限度规避和降低农户自然和市场经营风险。
(五)立足市场着力争创品牌,放眼世界扩大开放。 既要认真落实国家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进口调控政策,在适当进口国内紧缺的资源性农产品前提下,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实现国内外资源有效配置、国内外市场统筹利用,既保障农产品供给,又保护农业产业发展,既促进农民增收,又维护农民权益。还要仅仅抓住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扩大农业对外投资和农产品贸易,培育一批跨国经营的大型农业企业,积极参与农业国际竞争与合作。也要立足省内,强化农业市场意识。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双重压力,我市农业生产要变“比较优势”为“经济优势”,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窠臼,用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树立起“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意识,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业特色优势,借助紧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地利”条件和许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成立的重要平台,积极实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走出一条“内建基地,外拓市场”的发展路子。同时,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省外、境外建立种养基地和加工企业,全面提高我市现代农业的外向度和影响力。
(六)加快现代科技创新步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通过广泛利用现代科技和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劳动过程的机械化、生产经营的信息化。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增加科研经费,引进科研人才,改善农业科研条件,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重点在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动植物疫病防控、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储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健全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科技人才下乡、包村、入户工程,充分发挥科协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带头人的作用;强化科技培训,以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养殖大户等为重点,以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为目标,大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搞好信息服务,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建立以农村党员教育网、农业信息网等为基础的“三农综合信息网”,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要快速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互联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为此,要通过加强基础“硬件”建设、实现光纤进村入户,加强智慧“软件”建设、开发完善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支撑“人才”建设、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知识青年、农村致富能人、农村创业者成为农业生产电商创业带头人,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主、农民广泛成为拥有互联网思维、熟悉互联网应用的市场主体,加快农业生产与“互联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