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稀有剧种留下历史记忆

06.01.2015  12:39

  深入30多个县乡镇村,耗时近6个月,聚焦104个剧目——到2014年年底,“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摄制组终于完成了原定两年100个剧目的拍摄任务。

  1月4日,谈到所历所见,5位摄制人员不约而同地表示:“我们没有感到丝毫轻松,稀有剧种的抢救依然在路上。”

  “抢救催促着我们的步伐”

  “不到下边不知道还有这样神奇的表演!演员嘴里装的獠牙可以达到4个,而且互不干扰,在其他表演中根本看不到。这真是一种绝活!”摄制组切换导演张义感叹地说。

  张义说的是安阳县淮剧《司马矛告状》的表演。淮剧是一个始于隋唐、多以颂忠锄奸为表演题材、风格粗犷的剧种。

  除了可贵的价值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热情也让人感动。

  摄制组成员回忆说,安阳内黄县落腔剧团是该剧种唯一的现存剧团。72岁的落腔国家级非遗传人袁章考听说省里前来摄录,不顾患有严重的哮喘病,立马从香港儿子的家中飞回来,他说:“不能叫落腔再落下来!”

  一些稀有剧种已经没了剧团,要为摄录举行排演,需要把外出打工的人喊回来。因此,摄制组不管黑夜还是冬夏,一听说可以摄录,立马赶赴现场。

  “珍贵的艺术、热情的艺人,一遍遍呼唤着我们的责任。”摄制组成员如此回顾自己的四处跋涉。

  “传承靠的是共同顽强”

  “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复排、拍摄一批传统剧目,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把拍摄工作交由河南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具体承担。

  稀有剧种多数分布在乡下。由于多数剧团条件非常艰苦,摄制组经常在室外进行拍摄。“人曝晒一下也就罢了,但有些设备可不行,比如摄像机高温时间长了会出现信号衰减、花屏等各种毛病。不得已,我们就在机子上绑雨伞、披雨衣,防止设备罢工。”“民间剧团多在春节前后演出。为了保证设备操作的敏感性,严寒露天无法戴手套,连续两三个小时摸着冷冰冰的机身围着舞台转来转去也不容易!”摄像师刘玲玲回忆说。

  后期编辑同样面临着困难。编辑牛宇飙说,最大的困难是字幕校对,由于地方戏曲唱白具有浓郁的方言特点,许多字词句难以理解和显示,导致后期音像制作进程缓慢。一些别字和正字、一些应剔除的秽语和应保留的民俗,区分、处理起来非常困难,需要多方求证。

  两年来的乡下拍摄,使原先一直在城市工作的摄制组人员变得豁达:“传承稀有剧种,共同的目标需要我们共同顽强!”

  “摄录仅仅是起步”

  一根扁担可以挑起乐器、道具、舞台全部家当;敲锣击鼓、吹拉弹唱全由一人担当——驻马店新蔡县扁担戏的唯一传承人孙清香的绝艺让人称赞,也让人担心。

  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认为,通过音像摄制对稀有剧种进行抢救,在目前的技术手段中不失为有效的选择。但面对扁担戏一类的传承,摄录仅仅是一个起步。

  裴景岭说,我省地方戏曲过去有近百种,目前存活的有36种。我们在基层看到,它们大部分处于濒危状态,目前急需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文化扶持不仅需要摄录留存,还需要深入挖掘整理剧本、唱腔,同时提高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文化水平。

  2014年12月25日,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总结表彰会在郑州举行。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在会上指出,稀有剧种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后要坚定不移地抓基础工作建设、抓制度建设、抓队伍建设,要抓好理论研究、提高展示展演水平,在让稀有剧种更持久、更健康地留存下来。(大河网-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