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全民酣畅赛读书
丹麦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曾产生过童话大师安徒生和小说《走出非洲》的作者卡伦·布利克森等世界著名文学人物,有两次三人获诺贝尔文学奖。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2012年,丹麦进行了一项民众读书情况调查,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喜欢读书的人读书越来越多,忧的是不喜欢读书的人读书越来越少。其中,40%的人很少甚至从未读过小说。
面对此景,2013年9月,丹麦文化大臣耶维德向全国各市市长发出公开信,宣布文化部将组织开展“丹麦读书”竞赛活动,呼吁各市积极参与,由此揭开了长达两年多的“丹麦读书”竞赛活动的序幕。
根据文化部统一部署,“丹麦读书”活动分为两个阶段: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为第一阶段,在市级政府进行城市读书竞赛,评选出最佳读书创意城市;从2015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起为第二阶段,面向全民交流读书经验,并出版评选出来的5部图书。
城市读书竞赛活动面向所有地方政府,各市均可以报名参赛,目标人群主要为很少或从来不读小说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各年龄层。各市首先进行调研和探讨,结合活动要求提出具有创意和建设性的活动项目,然后向文化部提出申请。据统计,全国89个城市中共有49个城市提出申请。
5人评审小组对各市的申请项目进行评审,于2014年3月公布了包括首都哥本哈根市在内的12个城市入选城市读书竞赛活动。另外37个城市虽然没有入选,但其中12个城市表示仍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在活动启动阶段和实施中期,文化部给予每个入选城市不超过50万丹麦克朗的经费支持。
“丹麦读书”活动组织者和各参与城市集思广益,举办了许多颇具创意的读书活动。霍森斯市举办“和别人一起读书”“一个城市一本书”读书活动;灵克宾—斯凯恩市举办“再读书”“书籍、啤酒和有机食品”活动以及卡车司机和退伍军人朗诵大赛;海宁市向公立学校的学生出题:怎样让你的父母多读书;森讷堡市举办周末文学活动;霍森斯市举办读书展览;奥斯海勒兹市开展村庄读书竞赛活动,评选年度最佳读书村;北久斯兰市举办年轻人读书赢电影票活动;希勒勒市进行为期4个月的送书上门活动等。
主办方还针对特定群体举办了各类主题读书活动。例如,丹麦艺术基金会文学委员会开展“青少年儿童与作家见面”主题活动,安排作家或图书插画家到学校与学生见面,介绍并朗读他们的作品。该活动覆盖全国110所幼儿园、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文化部已投入近100万丹麦克朗,安排300名作家和插画家访问了各类学校,举办了200多场见面交流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和好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热情。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又举办了80场类似的作家与学生见面会。同样,奥本罗市面向青少年举办了“消逝的青春”写作活动,邀请133名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青年人写作有关青春的短故事,将作品印制在废弃的汽车车身或放置在车内集中展示。
哥本哈根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关于社会医护工作者的文学作品数量很少。为此,哥本哈根市举办了“为无声者发声”主题活动。市政府组织10名作家跟踪10名社会医护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创作了10篇短片小说,向全国的社会医护工作者推广和发送。
“丹麦读书”竞赛活动充分利用包括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通过举办研讨会等形式,宣传此次读书活动的意义,提高民众的阅读意识。例如,建立“丹麦读书”专门网站,利用文字和图像介绍活动开展情况,及时介绍各市开展活动的创意、经验和实践。同时,文化部协助各市政府举办活动研讨,交流经验、激发创意、寻求合作伙伴。入选城市也都建立相应的宣传网站,斯文堡市和奥斯海勒兹市分别在市中心广场设立大型宣传海报和读书计量表,以便让市民更多地了解读书活动以及本市居民的读书数量。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各参与城市纷纷出台各种便利措施。如希勒勒市在居民区建立文学接待中心,设立流动自行车图书馆;灵克宾—斯凯恩市在体育俱乐部和就业中心设立阅读室,在医院、美发室、火车、海滩、体育活动等公共场所摆放文学书籍;富勒斯市建立免费借书公司;霍森斯市向居民区、幼儿园等场所提供书架;森讷堡市在公交车上和车站提供免费下载短片小说的密码;斯文堡市和北久斯兰市建立图书咖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