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和店汝窑 中原民窑发展的“福地”
题记 严和店是宋元以来中原最大的汝瓷烧造中心,这里的窑工吸收、传承和发展了南北瓷艺优点,领跑着中原民窑瓷业的发展,以品质超群的质量为汝州赢得“青瓷之都,青瓷之鉴”的美誉。
阅读提示|汝州严和店本是个沿河而居的小山村,因宋元时期盛产汝瓷而闻名中外。金元以来一直被仿制汝瓷的专家、学者所关注,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仿制汝瓷的突破口。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汝州后就有日本陶瓷专家来这里盗挖瓷器。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陶瓷专家、考古专家来这里调研、挖掘,希望能找到汝瓷生产和发展的来龙去脉。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和1989年河南考古研究所(今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历史考古研究班先后到严和店进行考古挖掘,发现了完整的窑炉,对汝窑的恢复和发现起到示范作用。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相继到这里参观学习,大家把解开汝官窑的秘密寄于这个窑区。清凉寺汝窑和张公巷官窑发现以后,人们把目光转移到官窑,对严和店冷落了很久。2013年5月,严和店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汝瓷爱好者和收藏者的目光再度聚焦严和店。
严和店原为汝瓷交易的验货码头因商贾汇集成店
在汝州境内,带店的村名一般居交通要道或古驿站所在地,严和店却是个特例,是个地居偏僻、土地贫瘠、地域狭窄的小山村。查《汝州地名志》得知,严和店村的形成在宋元时期,并且与汝瓷烧造相关。严和店原为蟒川河边一个码头验货点,是商人在这里点验各窑口送来的瓷器,然后装船外运销售。时间长久了,沿码头就建起了饭店、旅社之类的服务设施,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古村落。
严和店东邻的蟒川河,为汝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南部浆姑山风景区,在汝州市区东注入汝河。汝州发现的宋代民汝窑有40多座,其中多半沿蟒川河以严和店为中心分布。宋代为什么选择在蟒川河两岸作为汝瓷的生产地呢?除了周围蕴涵丰富的瓷土外还有两个原因,一是取水方便,二是便于运输。
宋代烧瓷用的是耐燃烧的优质山杂木,采自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山区,运输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沿河放筏。瓷器运输中最怕碰撞,运输最稳妥的办法是水运。蟒川河从南向北流经严和店时形成了U字形大转弯,然后折向东北汇入汝河。这个U字形转弯区,不仅为汝瓷的生产用水提供了方便,也为船舶的停靠提供了天然码头和宽敞的货物堆放的场地。便利的水上交通,不仅降低了严和店汝瓷的生产成本,还为瓷器的销售提供了安全保障,使窑主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豪,并带动了周围瓷业的发展。严和店窑址南500米有大堰头和轧花沟两个宋代窑址,分别生产天蓝釉和豆绿、葱绿釉汝瓷。
严和店窑区从宋初建窑炉火燃烧千余年
由于严和店一带瓷土藏量很大,金元以后人们不断在废墟建窑烧瓷。从地上窑址遗存来看,明清时期窑火仍非常旺盛,解放前仍以烧瓷为主业。汝瓷的恢复就是从严和店开始的。
由于汝瓷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严和店又薪传着宋代的炉火,这个地方一直成为中外陶瓷专家关注的中心。
1985年9月~11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250平方米。198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研究生班学员在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两次挖掘,共清理窑炉4座,作坊1处。并出土了大量的瓷片和窑具,文化层厚1.5米~2.0米。发掘出土遗物有碗、盘、盏、罐、尊、瓶、匣钵、垫饼、垫圈、支柱等残片及完整器物。瓷器的胎质坚硬,呈香灰色,釉色为豆绿色。印花题材多有“山云禽鸟”、“海水游鱼”、“宝塔秋菊”、“缠枝牡丹”、“盛夏荷叶”、“牡丹莲花”、“莲生贵子”等。确认该窑址是一处制瓷精良的宋代青瓷窑址,烧造于北宋早期,北宋晚期达到鼎盛,元代时仍在生产。该窑址是继五代越窑青瓷之后,北宋中原地区最大的青瓷制瓷中心。
严和店窑工发明的窑炉影响至今
在严和店窑区发现的4座窑炉,有的结构保存得比较完整,有的残破严重,但形制基本一样,结构为马蹄形半倒焰馒头形,由通风道、火门、火膛、窑室、吸烟孔、烟囱、望火孔几部分组成,由前向后依次连成一座完整的窑体。窑炉为半地穴式,普遍采用耐火坯垒砌。窑室的两侧和后壁涂抹有厚0.5厘米的耐火泥,烧成赤红色。窑顶的梯形砖用耐火泥烧成。其各部结构如下:
通风道:口向南,呈长方形筒状,长2.7米,宽0.2米,口部呈喇叭形,宽0.3米,口部中间砌有立砖,将口部分成两个吸烟孔,以便将口外风力吸入火门,着火易燃。
这些窑炉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品率高,是经过数十代窑工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成的成熟窑型,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所以专家认为,严和店窑炉遗址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次重大发现,使后人对汝窑窑炉的构造、烧造方法、工艺流程以及特点有了更多认识。这也是能被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