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阳市限上消费品市场形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增速趋于放缓,尤其随着各类传统消费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网络购物热潮对实体店的冲击进一步加大,加之“八项规定”对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影响,我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一直维持低速增长。上半年,南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8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140.1亿元,同比增长9.4%。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特点
(一)总体情况符合实际。 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呈现逐月增长趋势,1-2月份、1-3月份、1-4月份、1-5月份和1-6月份累计增速分别为3.9%、5.5%、7.0%、8.6%、9.4%。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总体运行特征是低速缓慢回升,还是符合南阳预期实际情况的。
(二)四大行业协调发展。 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5.3亿元,同比增长7.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4.9亿元,同比增长15.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7亿元,同比增长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1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餐饮业增速领先于其它行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各行业零售额,占限上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5.1%、67.4%、2.5%和5.0%,其中零售业占比最大。
(三)重要商品涨跌互现
1、汽车消费拉动作用明显。1-6月份,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2.6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3%,同比增长12.9%,较去年同期增长6.3个百分点。
2、石油及制品类降幅趋缓。1-6月份,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4.0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同比增长5.6%,较去年同期增长12.9个百分点。
3、基本生活用品类保持增长。1-6月份,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9.3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同比增长19.8%,较去年同期下降6.2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3%,同比增长22.5%。较去年同期增长3.7个百分点。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4.4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1%,同比增长11.1%。较去年同期下降7.7个百分点。
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6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2.1亿元,同比增长10.6%,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6%,较去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
5、中西药品类回落明显。1-6月份,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4.8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4%,同比增长6.3%,较去年同期下降20.9个百分点。
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及家具类迅猛增长。1-6月份,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实现零售额0.2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0.1%,同比增长67.0%,较去年同期增长41.9个百分点。家具类实现零售额2.0亿元,占限额以上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同比增长30.4%。较去年同期增长10.7个百分点。
(四)住餐转型初现成效。 今年以来,我市住宿餐饮业单位主动适应国家政策性规定、倡导节俭风尚等消费环境变化,尤其是部分高端住餐业转型迅速,主动走大众消费路线,经营情况有所稳定好转。同时,以农家乐、乡村游及特色餐饮为主的大众餐饮持续旺销,政策性影响开始出现逐渐消化迹象。2、3、4、5、6月,我市限上住宿业零售额增速分别为-2.7%、1.1%、2.7%、3.6%、和3.6%,实现由负数到正值的转变;而我市限上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分别为5.9%、15.6%、14.3%、15.5%和16%,实现由个位数到两位数的转变。
二、限上消费品市场需要关注的问题
1 、消费总体水平较低
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一是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但消费量偏小。二是从市场环境看,农村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消费市场单一,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品少,售后服务差。三是从收入水平看,农村居民收入低于城镇居民。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不利因素。
2、保障抑制消费需求
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在不断完善中,住房、医疗、教育等大项支出所需费用主要由居民个人承担,而这几项费用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我市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3、商业网点尚待规范
当前,我市商业网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规划性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部分行业存在有场无市和大场小市的市场。规范管理机制乏力,多头管理,盲目审批,管理跟不上市场发展。商品“低、假、杂”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商业资源。
4 、招大引强步伐缓慢
在目前形势下,我市商贸企业普遍存在个头不大的现象,甚至还有些达不到限上商贸法人企业统计标准的,一看营业执照是大个体进不了库。因为根据统计制度的要求,只有独立核算的限上法人企业才能耐入我们限上统计的范围,因此在引进时要强调引进优质的法人企业。
三、对策及建议
1、培植商贸龙头。 首先应多方引进国际国内大型企业,特别是知名商贸企业来我市投资办企业,鼓励外埠资金通过兼并或收购我们的中小型商贸企业(大个体),引进他们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规模经营效应,加强对重点限上商贸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企业规模扩张,鼓励他们做强做大,为我市消费品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其次要加大限上单位排查力度,重点培育一批新的限额以上企业,形成新的规模零售额增长点;第三要积极引进信誉好、实力强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消费品位。
2、促进居民消费。 要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劳动者报酬,通过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优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解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3、培育热点消费。 要结合我市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抓好农村现代商业网点建设,要适应农村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培育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贸易网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要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降低农村市场流通成本,助推农村消费的增长。同时,在城市长期规划时要进行科学的商贸布局规划,以便适应发展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多种新型业态的需要,以提高流通业活力,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