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 “三产”成吸纳就业主力

29.05.2015  17:17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2014年就业成绩单尤为抢眼。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市场活力的充分激发,去年我国就业人数实现了稳步增长,第三产业也继续担当吸纳就业主力的重任——

  5月28日,《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布。这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公报》显示,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到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主力军。

  在社会保险方面,2014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645亿元,“终结”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传言。

  “三产”成吸纳就业主力

  从近5年数据来看,2010年到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为1168万人、1221万人、1266万人、1310万人、1322万人,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今年前4月,就业的平稳形势继续延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透露,人社部的月度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等几项指标均在稳定增长。

  比数字增长更为可贵的是我国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9.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0.6%。与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36.7∶28.7∶34.6的比重相比,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有较大幅度提升。自2011年第三产业占就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后逐年增加,现在已成为吸纳就业的绝对主力。

  专家表示,在经济放缓背景下,就业形势能够保持稳定,得益于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2014年,第三产业增幅仍然高于第二产业。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就业总体平稳,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其中,跑出“加速度”的服务业功不可没。

  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特别是转变政府职能、下放审批权限,增加了市场和企业的活力。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增市场主体比前一年同比多增了16.6%。在这些新增市场主体中,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而小微企业正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

  “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小微企业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

  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的同时,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稳步增长。《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19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4.1%。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市的18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17元。

  此外,2014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864元,比上年提高255元,增长9.8%。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为461.7万名劳动者追讨工资等待遇345.5亿元。

  养老金依然收大于支

  《公报》显示,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4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42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6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4124万人,包括参保离退休人员8593万人,参保农民工5472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107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4313万人。

  社保基金,特别是养老金“收不抵支”的传言再次被否定。此前,有观点对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表示担忧。2014年五项社会保险(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9828亿元,比上年增加4575亿元,增长率为13.0%。基金支出合计33003亿元,比上年增加5086亿元,增长率为18.2%。

  在养老保险方面,2014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645亿元。虽然养老金支出增幅继续大于收入增幅,但总收入依然大于总支出,养老金的当期发放和支付不存在问题。

  与此同时,2014年年末,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3个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省份,共积累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5001亿元。

  《公报》还显示,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基金的统收统支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从未来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还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2014年末全国有7.33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比上年增长10.8%;参加职工人数为2293万人,比上年增长11.5%;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76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