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骊歌:青春是场不散的筵席

03.07.2017  19:23

毕业典礼现场

校党委书记关爱和讲话

校长娄源功为毕业生代表援正流苏、颁发学位证书

副校长宋纯鹏主持典礼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宝明宣读表彰决定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刘志军宣读学位授予决定


导师代表、艺术学院韩梅教授致辞

毕业研究生代表、环境与规划学院王伟同学发言

毕业研究生家长代表、物理与电子学院郝宇的父亲郝强发言


在校研究生代表、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研究生张芳兵同学发言

艺术学院师生开场“快闪”,演绎感激、不舍之情


七月仲夏,骊歌轻扬。虽是清晨时分的阳光,就已经炽热强烈,照耀着庄重古朴的大礼堂,照进毕业学子火热澎湃的心里。7月3日上午,我校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明伦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导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2017届毕业研究生参加典礼。典礼由副校长宋纯鹏主持。

鸿雁离巢:“我们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典礼还未开始,艺术学院别具一格的“快闪”演出就引得大礼堂内爆发阵阵掌声和欢呼声。“铁塔湖畔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在那座安静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河大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明伦的校园走一走……”“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河大一定更美……”一句句改编的歌词诉说着毕业生的感激、不舍与无限祝福,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和毕业生共登舞台,热情洋溢的演唱让在场人员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研究生李潇和李恒欣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样的表演形式仪式感很强,听得我们热泪盈眶。三年了,有太多的不舍!

9:00整,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响彻在恢弘的大礼堂,毕业典礼正式拉开了帷幕。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宝明宣读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7年河南省普通大中专学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的决定》、《河南大学关于表彰2017年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决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刘志军宣读了《河南大学关于授予毕业研究生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决定》。

三年花期,辛勤耕耘,终于在这一日结出果实,果香飘进每一位学子的心里,甜在每个人的脸上……在轻快的乐曲中,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娄源功分别为博士学位获得者、留学生援正流苏、颁发学位证书。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硕士学位获得者援正流苏、颁发学位证书。毕业季亦是收获季!

大学光阴弹指过,相聚欢歌别离难。毕业研究生代表、环境与规划学院王伟代表全体毕业研究生向母校和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毕业了,我们不得不离巢,我们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纵有万般不舍,鸿雁终有高飞日。“今天,身为河大人我们自豪;明天,我们要用业绩和成果让母校骄傲!”王伟饱含激情地向在场毕业研究生发出倡议,要把对母校深沉的爱化为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河大人的责任与担当,为母校的前进与发展增光添彩。

骊歌一曲送别离,来日后会相予期。在校研究生代表、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研究生张芳兵感慨时光匆匆,就要与熟悉如家人般的学长学姐道别,张芳兵送上心底最真诚的祝福:“无论毕业后我们身处哪里,我们都是‘铁塔牌’学生,河南大学是我们永远的家。衷心祝愿学长学姐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深情叮咛:“母校永远是你身后的那根风筝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家长的无私关怀。离别之际,研究生导师代表、艺术学院韩梅对全体毕业研究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祝贺。面对即将毕业的学子,韩梅以三种身份将自己的肺腑之言一一说予他们听:

作为过来人,我想对你们说,无论人生何种际遇,只要不懈努力,梦想终能照进现实。”韩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毕业生,在遇到人生低谷时要平静面对,但决不能自甘平庸、随遇而安,“只要心怀梦想,勤奋努力,你们的人生是可以自己安排的。

作为研究生导师,我想对你们说,师徒相遇乃累世的缘分,要珍惜。”韩梅以笃定的话语坚定“铁塔牌”学子们的信心,在百年老校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熏陶下,要做自己的我、个性的我、幸福的我。

作为老师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要学会坚强、学会交流、学会智慧、幸福生活。”韩梅以母亲般的关怀教导毕业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要学会调适,懂得充满智慧地经营生活;健康的人格比出身名校更重要,要学会宽厚、善良和包容。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是母校放飞的风筝,任你飞得再高,飞得再远,母校永远是你身后的那根风筝线。”韩梅动情的发言深深打动在场的每一位毕业生,感动与不舍、甜蜜与忧愁、留恋与期待在这里交织。

毕业研究生家长代表、物理与电子学院郝宇的父亲郝强作代表发言:“从做家长的角度看,我感到你们选择河南大学是非常正确的,是人生中值得庆幸的事。”作为学生家长,郝强对河南大学的感激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望你们直面挑战、不忘初心、激流勇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为母校增辉添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神圣的典礼上,郝强不忘给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孩子们以深情嘱托。

博古通今:谈谈“学术情怀与学术精神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校党委书记关爱和借用司马迁对《史记》写作的自我期许,与毕业生谈谈一所有学术积淀和学术影响的大学和从这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应该具有的学术情怀与学术精神。

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关爱和论证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究天人之际”主要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强调这是一个当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学术责任:“‘究天人之际’学术境界,要求我们超越学科的畛域,善待自然,善待人类,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把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个学科学术发展的最终目标。”

通过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古今之变,关爱和提出:全球化时代的“通古今之变”,内容不但有时间维度上的“古今”,还有地理维度上的“中外”。“通古今之变,就需要我们担负起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任,在对历史反省、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前瞻性设计。就需要我们在走好中国道路的同时,继续以全面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学习,借助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现跨越式发展。”关爱和对当下我们该如何“通古今之变”提出殷切期望。

谈及“成一家之言”,关爱和援引了轴心时代的众多人类精神文明对现代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日新月异的全球化进程中,文明思想和科学理论,都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爱和对毕业研究生提出殷切的期望,“经过现代学术训练的研究生们,在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进程中,都应自觉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

讲话的最后,关爱和以夷门、《史记》、河大三者的不解之缘以及河大知名教授的诗鼓励毕业研究生,要永远珍藏母校所给予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典礼在昂扬的校歌声中接近尾声。仪式已然结束,青春却永不会散场。在场的毕业研究生纷纷与领导、老师、家人、同学合影留念,记录这弥足珍贵的时刻,铭记这永不褪色的青春画面,留存住与母校的万千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