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大学朴兰诗(NancyPark)教授应邀到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

17.07.2015  17:48
交流会现场
  2015年7月16日下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朴兰诗(NancyPark)教授应邀到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进行
  
  学术交流。所长张新斌研究员首先代表研究所全体同仁对朴兰诗教授此行表示热烈欢迎,随后Nancy以较为流利的中文介绍阐述了美国的汉学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学界热议的“新清史”问题,双方在友好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朴兰诗指出,美国的汉学研究群体侧重清史者居多,这和清史文献较之前朝历代易于解读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档案资料向外国学者开放密切相关。较之国内学界,现在美国的汉学研究更注重非官方的社会层面与民间史料。新清史的兴起与流行,不仅是美国学界对传统“清代汉化论”的矫枉过正,也是美国“熔炉国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在学术研究包括中国清史研究领域的某种映射。历史与考古所同仁针对“新清史”学派过于强调全球化视角与清代的满洲族群属性因而否认清帝国是中国历史重要节点的观点,明确提出应该放宽历史的视野,将清史研究放在几千年来连绵不断的中国大历史范畴中考察,有清一代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高峰时期,创设了多种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民族地区管理制度,但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并非自外于中国版图之外的独立区域。此外,双方还深入探讨了历史上的贪污治理问题与现实镜鉴价值、美国大学系统设置及其考核体系等问题。
  
  朴兰诗教授是应邀在上海参加“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研讨会”并到南阳内乡县衙参观考察后来到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的。杜兰诗系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AldenKuhn)先生,现为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清代法律史,致力于大清会典、官员贪污、司法刑讯等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即为《贪污及其补偿:中国帝国晚期的贿赂、官僚政治及法律》(CorruptionandItsRecompense:Bribe,BureaucracyandtheLawinLateImperialChina)。2016年,将在美国《晚清帝制中国》(LateImperialChina)杂志发表新作《明清中国刑讯逼供的非官方视角》(UnofficialPerspectiveonTortureinMingandQingChina)。(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魏淑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