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1-7月份财政收支简明分析

11.09.2014  12:09

1-7月份,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鹤壁市各级财税部门不断加强收支管理,努力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财政支出稳定增加,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    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9304万元,为年预算的65.2 %,增长20.3%,增加4884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9754万元,为年预算的63.1%,增长20.9 %,增加34475万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9%;非税收入完成89550万元,为年预算的70.2%,增长19.1%,增加14374万元。

收入分级次情况: 市级完成100715万元,为预算的59.7%,增长10%,增加9189万元;市辖区完成109597万元,为预算的65.8%,增长27.1%,增加23336万元;两县完成78992万元,为预算的72.7%,增长26%,增加16324万元。

分部门完成情况: 国税部门完成28462万元,增长9.3%,增加2416万元;地税部门完成175470万元,增长22.5%,增加32275万元;财政及其他部门完成85372万元,增长19.9%,增加14158万元。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96027万元,为年预算的67.4%,增长16.7%,增加70997万元。其中:市级支出114697万元,增长5.4%,增加5830万元;市辖区支出171512万元,增长20.9%,增加29598万元;两县支出208068万元,增长19.4%,增加33819万元。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全市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居全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居全省第2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于全省第一方阵,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在此拉动下,7月份全市完成收入3786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54万元、增长23.3%,为今年以来同比增幅最高的月份。1—7月份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0.3%,增幅连续两月在全省排第4名,比去年同期提升6个位次,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二)税收收入增长较快,主体税种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1—7月份,全市入库税收同比增加34475万元、增长20.9%,为今年累计增幅最高的月份,比全省地市平均增幅高7.2百分点、排第3位。 主体税种 增速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缩小与地市平均水平差距。主体税种经历了四个月负增长、两个月个位数增长后,首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累计完成103431万元,同比增收12008万元、增长13.1%,增幅与全省地市平均水平相比低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收窄了14.8个、3.2个百分点。其中, 增值税 完成20115万元,同比增加1055万元、增长5.5%,拉动税收增长0.6个百分点。一是1-7月份在鹤煤集团商品煤销售406万吨、增长10.9%的拉动下,煤炭行业入库增值税完成6770万元、增长6%、增加361万元;二是在用电量增长、电煤价格下降进项抵扣减少和发电负荷不足的交互影响下,电力行业入库增值税3909万元、增长20.4%、增加662万元。 营业税 (原口径)完成59890万元、增长25.1%、增加11999万元,占主体税种增加额的99.9%,拉动税收增长7.3个百分点。一是在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的拉动下,建筑业入库营业税28358万元、增长63.4%、增加11002万元;二是受市投资公司补缴上年度税款一次性的影响,商业服务业入库营业税6273万元、增长160.7%、增收3867万元;三是受去年增收多、基数高的影响,房地产完成10589万元、下降23.8%、减收3302万元,银行业完成8061万元、增长4.1%、增加314万元。 城建税 完成9143万元、增长5.1%、增加442万元。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分别完成11205万元、3078万元,同比下降11%、3.4%,合计减收1488万元,一是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煤炭行业两项税收合计减收682万元、下降50.5%;二是鹤壁丰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所得税清算退税,电力行业企业所得税同比减少1217万元、下降100%。

小税种 入库96323万元、增长30.4%、增收22467万元,占全部税收增加额的65.2%,拉动税收收入增长13.6个百分点。主要是土地占有、使用相关的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增长62.2%、47.1%、56.8%,合计增收24742万元。分月看,小税种累计增幅由最高时的59.9%回落至当前的30.4%,呈波动较大且逐步放缓的态势。

三、当前预算执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增、减收因素叠加,保持当前收入增幅十分困难。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累计增幅较上年同期、一季度末分别低2.1个、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较上年同期、一季度末分别低4个、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同期、一季度末分别低0.5个、0.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自4月末26.2回落至6月末的24.9%。 二是个别收入去年基数较高,影响今年收入增幅。 2013年企业所得税、契税、罚没收入分别增长32.1%、110%、77.2%,合计增收33496万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10.3个百分点;而截止目前上述三项收入同比下降11%、21.6%、28.5%,合计减收9992万元,拉低当前财政收入增幅4.2个百分点。 三是一次性增收因素较多,可持续性较差。 前7个月,投资公司入库去年税费、去年12月份耕地开垦费在今年一季度集中入库等一次性增收因素影响,合计增加收入近8500万元,拉动当年收入增长3.5个百分点。此外,2014年市级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电力行业企业所得税清算退税等减收因素造成今年减收2280万元,拉低当前收入增幅0.9个百分点。

(二) 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入库税收增长乏力。 目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但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因素叠加影响,后期保持工业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较大,特别是煤电化材等传统优势产业生产经营形势仍不容乐观,入库税收增长乏力。1-7月份,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左右的煤电化材、食品加工、金属镁加工、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五大产业入库税收36052万元,同比增加4932万元、仅占税收增加额的14.3%,增长15.8%、低于同期全市税收增幅5.1个百分点。其中, 煤炭行业 :1—7月份,鹤煤集团煤炭产、销量分别完成361万吨、406万吨,同比增长0.4%、6.9%;煤炭价格持续下滑,7月份煤炭、精煤价格分别为455.89元/吨、562.43元/吨,同比每吨减少105.69元、158.47元,下降18.82%、21.98%;入库税收12507万元、下降6%、减收793万元。

四、工作措施及建议

在各级财政、税务等部门共同努力下,7月份继续保持了上半年财政收支稳定较快增长的势头,但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建筑、房地产税收增速减缓,加之“营改增”结构性减税因素的影响,后期财政增收难度将逐步加大。各级财政部门要继续坚定信心,务实重做,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 一)强化财政职能,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创新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编报包装,加强沟通对接,努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大融资力度,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编报包装,加强沟通对接,努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大融资力基础设施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力度,支持购房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二)强化收入征管,严格执行依法征管措施。 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会同国地税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规范税收征管严格依法理财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在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严格依法加强税收征管。通过税源控缴和非税监管,加强协税护税网络和非税收入监管系统建设,继续加强与工商、房管、公安等部门协调沟通,完善财政收入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及时掌握税基、税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收入控管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等税源的动态监管,加强中小户型、零散税源和一次性税收管理,强化对偷漏税的打击力度,积极开展专项稽查,努力挖掘税收潜力,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税收占比,确保税收比重不下滑;积极做好国有资产转让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等各项非税收入的应收尽收,确保及时足额缴入国库。

(三)加强支出管理,切实加快支出进度。 一是强化预算部门支出责任主体,完善预算执行通报、考核等制度;督促有关部门提前抓好项目谋划、储备等工作,预算批准或上级资金下达后,要尽快确定到项目具体实施单位,以便于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及早形成实际工作量。二是进一步压减一般性开支,集中财力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增长。三是继续加快支出进度,三季度支出进度要达到调整预算数的75%以上,全年支出进度不低于去年,确保全年支出不下降。四是努力提高公务卡结算比重,实现公务卡改革市、县区全覆盖,进一步督促县区或预算单位严格现金支出、鼓励公务卡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