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 6成地下水水质差

19.11.2014  12:35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 6成地下水水质差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 水安全构成‘心腹之患’“扭曲的义利观”是重要动因国家出台规划保护365个水质较好湖泊短评正视水安全“新常态”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

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新华社记者为此深入调研,从即日起连续两天播发系列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这是红色的警讯——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记者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m3

“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水桶添满,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受损,三者交互影响、彼此叠加。”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调研后,如此评价当前京津冀地区的水安全。

史上,京津冀土肥水美。而今,呈现在调查者眼中的是怎样的情景呢?

——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

——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

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