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男子15年醉心捡石头 竟翻动了4.5亿年历史

06.06.2017  15:37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的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统称为化石。

一块石头上出现了两个动物遗骸,王德顺很喜欢这块化石。

在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柿园村,今年53岁的王德顺15年间共收集焦作地区300多种4000多块化石。斗转星移,这些不知沉默多久的化石如今重新面世,成了焦作历史最真实的记录。

“又去捡石头呀?”5月30日,在柿园村口,一位村民和王德顺打招呼。闲暇时,王德顺就上山捡石头,尽管村民对此并不理解,但王德顺乐此不疲地将这件事坚持了15年。

王德顺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收集化石上。

谈起自己与化石的渊源,王德顺说,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他与几个朋友到山上逮蝎子,当翻开一块散落的石头时,他被石头上面一幅像鱼骨头一样的图案吸引了。这难道就是化石?王德顺带着疑问将石头带回家中,通过网络及相关书籍进行查证,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这是角石化石,距今已有4.5亿年了。”王德顺说。角石是古无脊椎动物,奥陶纪海洋中分布最广的头足类动物,经过上亿年漫长的进化,现存的海洋软体动物鹦鹉螺就是角石动物的后裔之一。

王德顺展示他收集的化石。

这些化石不知沉默了多少年,在我们的脚下,到底还有多少秘密?一个答案解决了,一堆问题又涌上心头,从此,王德顺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走进王德顺收集化石的房间,宛若来到一个小型的地质博物馆。腹足类化石、珊瑚化石……桌面、桌下、墙角,到处都是大小不一的化石。“我只收集本地的化石,15年间,我一共收集了300多种4000多块化石。”王德顺说。

王德顺正在清理珊瑚化石。

这些不同种类的化石中,有的距今4亿多年,有的距今几千年。在房间内,记者参观着化石,听着王德顺的讲解,犹如读到一部史书,而这些不同的化石仿佛在述说着焦作本土不同时期生活环境的变化。

王德顺说,他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能结识更多的化石爱好者,将来大家共同建造一个化石博物馆,将焦作本土的古化石保存下来,供人们观赏、研究。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