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暑期工作会议召开(二)

29.08.2014  00:10

      8月26日,2014年暑期工作会议进入第二天。上午,12家研究型学院建设单位领导分别结合本单位实际,围绕人才团队建设和学院国际化的主题,畅谈下一步发展。会议由常务副校长赵国祥主持。

      文学院李伟昉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整体发展思路,他说,文学院以团队建设为依托,以团队凝聚人才,以项目为中心,以科研项目发展人才,以文学院的中心研究所和团队的规划与建设来推动研究型学院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有6位国际著名学者签约为河南大学讲座教授,致力于培养继承传统与创新精神相结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相结合、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科学学院的汪基德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四个方面的工作做了具体汇报,学院以实施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为契机,以国际化为抓手,实施特色立院、人才强院“两大战略”和立体化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三大工程”,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综合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四大提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和谐研究型学院。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张向东说,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以哲学专业为龙头,带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均衡发展为整体发展思路,在黄河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不断努力,加强完善和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加大科研投入和学术交流,积极邀请著名专家和国家学科学位教指委委员来院讲座,推动长线专业在新的时代使命下实现转型获得新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外语学院的高继海说,外语学院现有英美文学、认知语言学、翻译教学等五个教学与研究团队,在团队建设方面,学院合理整合力量,加强横向联合。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学院从实际出发,把引进人才放在第一位。在国际化方面,学院承担着重要职责,现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对外合作交流项目。

      经济学院宋丙涛提出了发展规划方面的思考。他表示,经济学院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以国际化发展战略为指导,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与学科平台建设,教学与科研并举,把学生的培养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确立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政策咨询基地与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基地。

      物理与电子学院顾玉宗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管理;内培外引,对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进修等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克服种种困难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力争高层次人才突破;尽快实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岗位的分类管理”,解决教学和科研的矛盾。

      环境与规划学院秦耀辰围绕学院未来发展目标,提出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合作能力;围绕人才团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物与人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益;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快国际先进的研究型特色学院建设步伐。

      历史文化学院苗书梅说,确立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凝练学科特色、依托学科特色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围绕平台组建团队、产出标志性成果,打造学术高地的工作思路。围绕特色优势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引进力度,创新人事管理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针对学院资助的9个研究所,比照学校研究机构的考评管理制度,加强资助和培育;促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的智力引进,使师生国际学术交流常态化。

      生命科学学院尚富德说,要建设国内一流生物学科,今后要紧紧把握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国际化这两个抓手,坚持人才第一和学术至上,坚持团结和谐和凝聚人心,坚持相对独立和各有侧重。以国际视野延揽优秀人才,为优秀人才配备好团队,做好全面服务;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设立专职科研岗位;加强科研项目检查和监督,催生高水平科研成果。

      化学化工学院牛景杨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团队建设、国家化三个层面做出简要介绍。人才培养方面,努力引进,立足培养;围绕研究平台,组建学术团队,凝练学科方向,形成研究特色,提升团队水平;推进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启动系、室双重管理体制、调整科研用房、改变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方式、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实现该院协调综合发展。

      体育学院杨军说,将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正规化水平,建立架构清晰、岗位合理、权责明确、简单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高层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提升队伍建设层次;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这项工作的有效推进,引进和享受到国际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国际化。

      艺术学院赵振乾针对过去一学年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汇报。艺术学院秉承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两翼的核心理念;着力内涵建设、外延提升、协调发展、创新机制,整合优化科研队伍,提升学术竞争力与艺术创作水平;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建设高水平学院打下了良好基础;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团队建设、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确保艺术学院不断实现跨越发展。

      下午,13家其他教学单位领导分别结合本单位发展实际情况,围绕人才团队建设和学院国际化的主题,畅谈下一步发展。会议由常务副校长赵国祥主持。

      法学院吴泽勇表示,学院下一步将确定4个优势学科,2个新兴潜力学科,集中学院专项经费,重点支持;结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从校内实训与实践、校外实践基地实训与实践两个方面强化实践教学;逐步落实法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一步规范学术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的议事规程,健全、落实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机制;开拓渠道,增加创收。

      新闻与传播学院张举玺针对学院一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建设和国际化办学三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做出了简要介绍。学院积极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师在高层次项目、高层次专著、出国访学等方面的培养力度;学科团队建设实行学术带头人制度,负责本学科经费的使用和分配;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

      工商管理学院王性玉回顾了学院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考与相应改革措施。一年来,该院努力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创新团队、拓展科研平台、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等方面的工作;未来将更加注重学院文化建设、紧盯学科前沿和市场需求,从群众路线学习中获得经验,简政放权,责任到人,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学院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兴茂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目标:进一步培育教学精品,每年搞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评比活动;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力争引进黄河学者一人,校特聘教授2人,引进学科带头人。团队建设将按照相对稳定、适度交叉的原则,在原有的8个团队基础上,进一步组建两个基础好、潜力大的团队,力争在短期内在国内形成较大影响。

      土木建筑学院鲍鹏从土建行业发展前景出发,提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工作态度、责任心等都提出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学院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针对于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未来将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注重实践培养,改革生产实践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服务地方经济。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郑逢斌围绕着学院学科的特点与学院的短板、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科研团队建设和如何提高学院国际化方面进行介绍。他表示,学院目前高层次带头人缺乏、连续性大课题不够多;为了克服这些发展短板,未来加强引进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注重科研团队建设、注重教师资源的“引进来”、“走出去”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冯淑霞简要介绍了学院一年来发展成绩,提出了未来发展改革思路。学科建设方面,凝练方向、形成特色、突出团队建设;教学方面丰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针对学院发展存在学院教师队伍年龄段出现断层,缺乏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蓝图,加大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力度,形成浓厚学术氛围,促进学院综合发展。

      软件学院李捷从学院发展定位出发,围绕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化合作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未来下一步设想。他表示,软件学院是一所新兴学院,形势驱动下改革势在必行。俯身专心面对来自于社会和身边的种种社会化需求,突破传统的障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出一批服务河大的优质项目,立足河大,做好手艺人,抢抓社会服务的新高地。

      医学院马远方在回顾学院一年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他表示学院要下大力气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层次人才梯队;同时更加注重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的国际化,输送青年学者到国外学习研究,建立国际合作实验室,把学院建设得更好。

      药学院李钦简要介绍了本院发展思路和计划实现的目标,实现博士点、“国”字头重点科研平台或教学质量工程等突破;注重人才引进,提高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针对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服务社会。

      护理学院王强说,经过研讨和研究,形成了“以科学发展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国际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以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能力,以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发展思路。加强国际合作与师资队伍培养,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引进优质课程,开设全英课程,引进美国心肺复苏培训与认证机构,有望今年10月能够挂牌。

      淮河临床学院程冠昌说,今后的发展方式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为提升医院总体影响力将建立与高水品大学附属医院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体系,建立与高水品大学附属医院相适应的科研与教学管理体系,建立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需要的管理体系,建立与现代化医院发展相适应的基础建设与后勤保障体系。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志军围绕着医疗、教学和科研三个方面对学院发展做出介绍。医疗方面培养全能医生,实现学院管理有序,用心服务,技术先进,社会认可,职工满意的发展新模式;在“一院两地”办学现状下,找准定位,发挥专业特色,重视科研项目研究,开展中外合作,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医疗、教学、科研方面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