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女婴被荷兰夫妇领养 10年后回漯河谢恩

26.04.2016  09:02
2006年9月8日,大河报相关报道的标题和图片 - 新浪河南
和养父母一起,党嫣然与当年报道她的记者交谈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2006年9月8日,大河报相关报道的标题和图片 和养父母一起,党嫣然与当年报道她的记者交谈

  首席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郝河庆/文图

  本报漯河讯 2006年9月8日,大河报以《昨日,漯河市办理首例涉外送养孤儿手续——荷兰夫妇收养福利院女婴》为题,报道了漯河市儿童福利院的一名1岁多弃婴,被荷兰一对夫妇收养的事儿。时隔10年,昨日上午,这对荷兰夫妇带着如今已11岁大的当年弃婴,回到了漯河市福利院。

  与当年保育员相拥而泣

  4月25日上午11点半,在漯河市儿童福利院,当11岁的党嫣然(如今叫罗莎琳)和曾经照顾自己的保育员张霞紧紧拥抱在一起时,她和张霞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眼泪。儿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也都无不流泪。

  党嫣然和自己的养父母出现时,漯河市儿童福利院曾经照看过她的阿姨和老师,迟疑着叫出当年她“党嫣然”的原名……眼前这个小女孩一袭长裙、身材高挑、笑容甜美,让人无法与过去那个襁褓中的女婴联系在一起。

  当曾负责照看党嫣然的保育员张霞出现时,党嫣然迫切的眼神便紧紧跟随着她,和张霞紧紧拥抱在了一起后,刚还少言寡语十分安静的小姑娘,忽然在张霞的怀里哭了起来,张霞也红了眼眶泪流不止。

  被遗弃火车站,民警施救得哺育

  2005年7月13日,这个出生仅约2个月的女婴,被遗弃在漯河火车站广场上。当年救助她的民警说,他立即将该女婴送往医院抢救,康复后,又把她送到了儿童福利院。在福利院阿姨的精心照料下,这个被起名“党嫣然”的女婴健康成长。

  2006年初,漯河市儿童福利院把党嫣然的档案报到了中国收养中心。2006年9月7日9时许,小嫣然在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带领下来到河南收养中心,与来自荷兰的名叫“斯特尔特”和“安娜”的新爸妈见面。小嫣然展示了“舞蹈”才艺,不仅逗乐了现场的叔叔阿姨,也让斯特尔特夫妇很是开心。在认真考虑之后,夫妇俩非常满意地办理了正式领养手续并进行了公证。由于此前已经办理好了护照,党嫣然身份随即成为荷兰籍小公民,她的名字也由“党嫣然”改为“罗莎琳”。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这对夫妇来自荷兰王国哈恩市,丈夫斯特尔特38岁,是一家公司经理,妻子安娜35岁,学士学位,在一家癌症慈善机构任职。谈到为何要收养中国孩子,夫妇俩告诉大河报记者,这缘于他们浓厚的中华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