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淇滨:“三位一体”模式 筑牢五类场所“防火墙”

10.06.2015  12:37




      “奶奶,这把小扇子送给你,也一样把安全和清凉送给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老人的生活习惯,蚊香要用铁托盘兜着放在没有易燃物的地方”,“小朋友们,在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为深入推进辖区消防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单位“五类场所”处置突发火灾事故的能力,鹤壁市淇滨消防大队积极探索新思路,对社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消防演练和宣传培训的“三位一体式”消防服务,全方位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在“五类场所”的监督检查中,鹤壁市淇滨消防大队干部从实际形势出发,重点针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施是否配备到位,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规范等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薄弱环节,检查人员当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要求单位负责人及时、高效的进行整改,并在检查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回头看”检查,确保隐患“不抬头”。每到一个地方检查人员都会对师生、护工、弱势群体开展“面对面”的基础消防知识普及培训,使他们能够具备“能够发现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在辖区幼儿园和敬老院的排查演练中,针对儿童年龄小、老人行动不便、自救意识差、逃生能力弱的特点,值班干部向教师和护工们们详细讲解了火灾的危害性、安全防护知识、逃生自救常识以及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和引导逃生疏散的注意事项。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为老人和孩子们灌输了消防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这种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得到了辖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使宣传效果更深入人心,鹤壁市淇滨消防大队根据假想火情,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灭火救援疏散演练。同时查找出了演练中的不足和缺陷,有效的进行了讲评和整改,为今后突发事件的处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