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40年变迁史 折射出时代印记

06.06.2017  06:22

  统筹:河南商报记者 孙科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 孙科 刘慧丽 马俊峰 首席记者 訾利利

如果说高考是许多学子要经历的一场“成人礼”,那么,高考语文作文,称得上是这场“成人礼”的压轴大戏。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40年。40年时间里,高考作文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占分比重大外,作文题目也能够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折射出时代印记。

今年,咱们就来说说高考作文由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的那些事儿。

【变迁】

上世纪70年代末

有着时代色彩

1977年高考得以恢复,同年12月,570多万考生参加考试。

那一年的高考也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在冬天举行的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十年一届的高考,也是第一次高考分省命题……

上世纪70年代末的高考作文题目,有一股浓浓的时代气息:1977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河南卷的是“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

197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走上正轨的焦虑心态,依旧延续了宏大的内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开始更加关注现实社会

从1981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到1985年的“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再到90年代的“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题材作文,不难发现,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高考作文更加“接地气”。

有学者就认为,几十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变化背后则是时代的变迁,是理性文化到感性文化的过渡,是对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情感的关注。

在高三语文一线“深耕”20年的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崔矿山说,让他印象最深的高考作文题目就出现在1999年,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这年的作文题目创新大胆,让人眼前一亮!”崔矿山说,这是一个话题作文,不仅能解放思维,又能为考生提供展示才情的舞台。

其实,也正是从那年起,高考作文主题变得更为多彩……

2000年以后

作文主题更加丰富多彩

漫画、材料作文、命题作文……2000年后,高考作文呈现出了更多的变化。

2001年“谈诚信”,2005年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题写作,2010年的漫画作文以“猫吃鱼的故事”为话题写作……不但结合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体验,也更能让考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们的思路也完全打开,写作体裁出现了散文,甚至还有考生用文言文、诗歌写作,充分展现出个性。

大时代背景下的高考作文题目,往往有时代印记,但那个印记到底是什么,经历过的人最清楚。

将文章换个人物改写一下

讲述人:老马 高考年份:1979年

高考作文题目:将《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陈伊玲的故事》大致内容为:为帮助因台风引起电线起火被烧坏房子的灾民,转业军人陈伊玲带着被累坏的嗓子参加了声乐考试复试。与初试的技惊四座不同,平淡无奇的复试让考官声乐专业苏林教授诧异不已,进而发现陈伊玲“前后不一”的原因的故事。

作为“老三届”的一员,直到今天,老马还记得当年高考时的情景。

“那会儿写作文,不像现在这么麻烦,又是议论文又是说明文的。”老马说,他那年高考时,作文就是将一篇文章换个中心人物改写一下。

虽说听起来这作文挺简单的,也不用自己找角度、立意、起标题了。但在老马的记忆里,作文这个“绊马索”还是拦下了不少考生。

“你想想看,让你改写,还不让自由发挥添加情节,写成读后感吧,还不行。”老马认为,那年的作文题,难就难在题目要求上的“条条框框”。

最后,老马决定,既然是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那就把材料里的陈伊玲变成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就好了,用陈伊玲的视角,再去讲述这个因助人而“耽误”自己前程的故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了她的作文题目

讲述人:郭女士 高考年份:2008年

高考作文题:材料为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一些场景,要求自选角度、文体,进行写作

2008年,那是许多国人都无法忘怀的一年。

那一年,即将成人的郭女士,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我可能这辈子都忘不了,地震来的时候,身处郑州的我,居然也感受到了震感。”

那年夏天,全中国的视线都集中到了西南方那个名叫“汶川”的地方。郭女士说,之所以能对自己高考那年作文题目印象如此深刻,就是因为地震后第一时间“动”起来的中国,每天电视上都是在各方努力下,在废墟中绽放的最美丽的“生命之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贯穿整个2008年夏天的“誓言”,也成了郭女士笔下的高考作文标题。

漫画作文里的孩子 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讲述人:小杨 高考年份:2016年

高考作文题:漫画题,自选立意、文体,进行写作

去年今天,应届高考生小杨已经放弃温书,转而选择放松身体——要以最好的身心状态来面对人生的“转折点”。

“其实艺考生的压力更大。”小杨回想去年的作文题时,笑称漫画里那个考55分被“呼巴掌”,61分又被“印口红”的孩子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种近些年不算常见的“看图说话”式作文,小杨说自己当时有点无法下笔。

“那会儿耗了差不多快20分钟思考怎么破题。”小杨说,自己思索后觉得,把“分数不是评判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作为主旨,把自己作为大人眼中“走偏门”的小孩和身边亲戚朋友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用尽了体内的“洪荒之力”才“憋”出了一篇,讨论当下父母对孩子怎样教育才更为合适的文章。

如今,再次提起作文,小杨还是心有余悸。“还好现在不用再考作文了。”其还开玩笑称,还好自己平常注意“攒人品”,没把作文写跑题。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