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不少高校陆续推出期短学期课程 受学生欢迎

18.06.2015  11:37

原标题:课程丰富含金量高受热捧有利学生为下学期留出时间安排规划选修高校暑期课程拼速度还拼智慧

最近,华东师大的不少学生都加入了暑期短学期课程的“秒杀”大军,由于课程丰富,加之有利于为下学期留出空余时间等原因,该校首次正式推出的暑期短学期课程受到学生欢迎。昨日,记者发现,沪上不少高校也都陆续推出此类课程,并收获高人气。

反复增“预算”提升胜算

上午7点55分,华东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小诸目不转睛地守在电脑前,准备“秒杀”暑期短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其实我的大学英语考试已经及格了,但因为打算出国,就想趁暑假重修英语把绩点刷高一点。

小诸有100个“意愿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选课程投入不同点数的意愿值,选课系统按照学生的意愿值高低以及报名先后顺序综合后自动确定入围人选。每个学生总计有三轮选课机会,但不少热门课程在第一轮里就会被“秒杀”。

此前,小诸已经经历了两轮高达4300余人次的选课“狂潮”,此次学校开放第三轮暑期课程补选。此前,小诸和室友已经进行了意愿点投入的博弈商讨。比如大学英语这门通识教育课程是大热门,他估计至少要投入30点才行,当听说有同学打算投50点时,小诸又把“预算”增加到51点。“一般人的思维总是逢5、逢10取整,我多投1个点,就可能甩开一大批人。”随后,小诸又想了想,决定增加到52点,“说不定很多人也会有此考虑,我再增加1点,说不定胜算就会大一点。

小诸想报的另一门专业课则只留了10个点的预算,“专业课一般都是本系同学选,竞争没那么激烈,我本来只想投1点,但保险起见还是投10点。

8点一到,小诸立刻操作,可还是慢了半拍,课程在短短两三分钟内就满额了。“人气实在太高了,不过没关系,闵行校区的课没了我还可以选中北校区的呢。”小诸安慰自己。

同一时间,新闻系大一学生小郭则幸运地“秒杀”到了专业课《全媒体新闻采写与制作实践》。这门实践训练课程初步拟定了“中国古村落”等选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具体新闻选题的实景训练提升学生综合的新闻业务能力。在小郭看来,“平时的专业学习大多都局限于课堂,很少有实践的机会,这门暑期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机会”。

   专业课程可跨院系修读

记者发现,华东师大今年首次正式推出的暑期短学期课程因为大受欢迎,使得如何“秒杀”到自己心仪的热门课成了不少学生近来最关心的话题。

华东师大教务处副处长陈灵犀介绍,该校两年前试点推出约60门课程的暑期短学期课程,受到许多学生欢迎,故而今年整合课程名师资源,集中推出了133门次精品课程,正式实施暑期短学期制度。短学期从7月13日至8月7日,共4个教学周,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践、海外交流等,旨在通过“多元、开放、个性”的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灵活的课程修读机会。

据悉,短学期课程全面整合了深受学生喜爱的优质教学资源,开设包含教师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类共133门次课程,其中还包括11门海外高水平专家学者主讲课程。除了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开放以外,专业课程也接受跨院系修读。

学生对于暑期课程的热情非常高,有30门在第一轮里的报名速度堪称‘秒杀’,其他不少课程也在短时间内满额。”陈灵犀透露。

   高校短学期课程受追捧

记者发现,沪上不少高校也都陆续推出了此类暑期短学期课程,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比如上理工近日在教务处网站上公布了今年的暑期短学期课程,并将于本周五起接受报名。记者查阅发现,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短学期课程(1—4周)的跨年级选课和重修课,共计有194门,可谓琳琅满目。

据悉,上理工是上海高校中较早推行短学期课程的大学之一,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推行。该校十分重视短学期课程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将其作为工程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将其作为师生互学互长的有效平台,增加师生之间接触交流。目前,上理工正打造一个以“设计型、综合型、开放型”为特色的短学期课程,以此作为推进精品本科的有效载体,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培养。

上理工的短学期课程还有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具备综合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正是由于上理工的短学期课程的这些特点,深受学子们青睐,不少热门的课程,学生们争抢激烈。

暑期短学期课程为何受欢迎?

记者发现,学生对暑期短学期课程的热情有多方面原因。

除了这些精品课程本身在课程设计、名师资源上的含金量以外,不少学生青睐暑期课程的原因在于为下学期留出空余时间。“我马上就大四了,还差一个学分没修,暑假把学分修完后下学期就可以放心地去实习找工作了。”传播学院大三学生小胡说,“选择暑期短学期课程可以在春秋学期节省出更多时间用于安排其他个人发展规划。

此外,20多门教师教育课程也很受欢迎,以前这些课程仅限于免费师范生修读,但近年来越来越多非师范学生也想毕业时当老师,所以报名这系列课程的学生不少。

英语、计算机以及一些平时就很热门的通识教育课程非常受欢迎。”华东师大教务处的林德龙老师介绍,“尤其是英语,个别大一英语不及格的同学如果暑假重修合格,开学就能参加学校英语水平测试,不会拖到第二年耽误学业。”因此在第三轮选课中,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将所有大学英语课程的班级规模上调至40人,同时还增加了两节由外籍教师授课的《学术英语听说》。此外,不少像小诸这样的学生还想重修课程,把原先考的分数再往上“刷一刷”,“学校不反对学生重修刷成绩,只是暑期课程会优先满足新修和不及格重修的同学。”林德龙说。

暑期短学期课程教学安排较为紧凑,师生互动也会相对有所增加,学生能有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这可能也是大家选择暑期课程的原因。”林德龙说。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