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会在学校举办

29.10.2019  03:43

会议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安士伟致辞

合影留念

      10月26日,由我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探索》《理论与改革》《理论月刊》《长白学刊》《江苏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会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安士伟出席,河南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徐军保、校宣传部部长王艳红,及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60余所著名高校的100余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党委书记侯菊英和院长郑小九分别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和闭幕式。
      在开幕式上,安士伟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真诚希望并相信,通过这次对话和研讨,将会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徐军保介绍了河南省情和河南省思政课开展情况,并希望与会专家对河南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政课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在主题发言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黎歌强调,当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本原则、基础与前提、价值与意义、实践与方案、形态以及共同体与国际法的关系等方面,成果丰富多样。他认为,未来研究要对已有的基础性理论进行深化,对当前国际不同声音进行剖析,在价值观方面有所突破,讲清命运共同体与爱国主义理论、国家观、民族观的辩证关系等。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表示,共同体视域下的人类特指近代的人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文明形态上的命运观;人类命运是存在的,而且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共同体的建构是利益、价值、责任的统一。天津师范大学秦龙教授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倡议的提出,是全球发展的价值选择从冲突对抗转向命运与共,价值评价从二元对立转向了多元主体,价值行为从抽象思维转向实践思维。扬州大学教授刘勇表示,作为“一球两制”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们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肯定成果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我们创造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具有文明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共同体发展机制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构建对于资本主义具有全面优势的社会主义的共同体阶段。此外,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陈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关锋、黑龙江大学教授刘林、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叶美霞、北京大学研究员宋朝龙等14位专家还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其它若干问题分别做了精彩发言。
      在分组讨论环节,四个分论坛分别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理论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逻辑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关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之后,燕山大学教师的王建洲、浙江大学教师桑建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师白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师饶明奇代表各自论坛向大会作了汇报。
      会议还安排了学术期刊编辑与专家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定位,“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原则、策略和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及世界现代化的关系,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产主义的关系,等等,都是刊物所特别关注的。蒋旭东强调,此次论坛特别重大的价值就是通过研讨推动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杂志社王骏教授指出,编辑和高校学者之间要加强交流,共同推出好的成果。《学术论坛》杂志社社长林智荣、《红旗文稿》编辑高天鼎、《理论与改革》杂志编辑部主任陈琳、《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张向凤、《理论月刊》副主编申华、《长白学刊》编辑郑伟等也分别介绍了自己刊物的情况。
      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作了大会总结。他强调,此次会议主题前沿、聚焦,问题探讨专业、深入,形式具有创新性,学术含金量高,是一次成功的盛会。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深入思考和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问题。
      学术研讨会搭建了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交流的平台,搭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的平台,对于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对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进而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