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芦爱玲:最大的心愿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27.05.2017  07:22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芦爱玲:最大的心愿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芦爱玲:最大的心愿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2)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芦爱玲:最大的心愿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3)

 

 

 

 

 

 

 

  耿发旺制的盘香,随意张合不会折断记者平伟摄影

  □策划文体新闻部执行记者王峰

香包传承人:最得意的是创新了工艺

虽然距端午节还有几天,但卖香包的商贩早已游走在街头巷尾,他们手中五颜六色、样式繁多的香包让人们早早感知到端午将近。

香包,古称香囊,也称佩帏、容臭,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端午节佩戴香包也是中国千年的传统习俗。

只是被当今快节奏驱使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还会对这一针一线纳出来的方寸世界感兴趣吗?61岁的芦爱玲出身于香包世家,也是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代表性传承人。5月18日,大河报记者在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见到了正在做香包的芦爱玲,她从小就热爱这份手艺,而如今她最得意的就是创新了香包制作工艺,最大的心愿则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寻找儿时的味道

芦爱玲从小就受家庭熏陶,对纳鞋底、做香包等手工技艺十分感兴趣,但长大后并没有以此为生,“很多人认为做香包不是正经事”。2006年退休后,芦爱玲想着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多动手、多动脑,也能防止老年痴呆。”芦爱玲笑着说,“把香包拾起来以后,看到大家都喜欢,这就坚持做下去了。”

“我从小就看太姥姥、奶奶怎么做香包,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香包还是用五彩线缠出来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太姥姥做的一个‘连连生子’,一朵莲花上站着一个扳脚娃娃,寓意是多多生子的意思,但传承下来的东西不创新是不行的。”芦爱玲一边说一边向大河报记者展示自己的作品,“你看,这个是‘财源滚滚’,主体是一个金蟾,嘴里叼着金币,代表滚滚的财运。这是‘金蛇护宝’……还有个‘手绣白马’,5月初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做展示后被组织者收藏了。”

谈到香包文化,芦爱玲认为制作精致的香包蕴涵了一份真挚情谊,制作者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最亲的人是一份温馨的祈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表现女红工艺的最佳时机。在端午节前后给孩子们佩戴香包,主要是驱虫、辟邪、平安、吉祥。“由此可见香包已经深入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芦爱玲动情地说。

不过手工并不是香包的关键,一只小小香包的“核心机密”是香料,这个芦爱玲是不外传的。儿时香包的味道对芦爱玲印象很深,如今她遍寻中药店,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后拿捏出自己的独特香料配方。“现在网上有很多所谓香包配方,但都不行。香料大体上有白芷、川芎、甘松、艾草等,但不同的药材配出来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现在好的香料配方都快失传了。”芦爱玲叹息道。那么好的香料配方的标准是什么?芦爱玲答道:“就是小时候的味道,那种香包的味道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是我奶奶配出来的。有一位顾客连续三年都买我的香包,她评价说我做的香包放三年拿出来再闻还是香的。”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