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制定的必要性

16.02.2015  08:57

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家商务部对《办法》的解读,《办法》的出台是十分必要的。

餐饮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保障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餐饮业经过快速发展,全国餐饮收入从1978年的54.8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5392亿元,增长了462倍,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方式连锁化、市场需求大众化的发展格局。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餐饮业仍将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目前,全国餐饮企业超过24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100万人。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已成为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重要行业。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餐饮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制度建设不齐全、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等矛盾和问题,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餐饮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近年来,在全社会开展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行动背景下,餐饮业亟需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回归本质、回归理性、回归大众消费。

长期以来,我国餐饮行业缺乏全国性的、统一的行业法规,多个部门都承担了一定的管理职责,使得行业管理既有交叉,又有盲点。在这种情况下,为规范餐饮业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秩序,需要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统一的行业管理办法,多角度、全方位促进餐饮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商务部负责商贸服务业(含餐饮业)的行业管理工作。制定《办法》是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办法》的出台有助于解决餐饮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餐饮业规范、有序发展,有助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利于优化餐饮业发展结构、提升餐饮业发展水平,有利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同时也是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管理职责的需要。

(永城市商务局办公室摘编)